唐太宗李世民薄葬之谜,盗墓贼无意之举揭真相
唐太宗是历史的一位明君,他开创了华夏的“贞观之治”,他生前厉行节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去世之后,被葬在了昭陵。据史书记载,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才下旨造昭陵,凿石的工人才100多个,几十天就完工了。因此,长孙皇后的陵墓当然是属于薄的不再薄的薄葬了。于是,天下人对唐太宗的薄葬都赞叹不已。然而,在长孙皇后去世后的十几年里,唐太宗,一方面不断宣称自己死后也要薄葬,另一方面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昭陵的营建。因此,昭陵的规模也肯定不是长孙皇后下葬时100来个凿石工在几十天内就建好的那样。
五代时,一盗墓贼无意中闯进昭陵“试手气”,结果竟然有了惊天收获。发生盗墓事件后,昭陵暴露出宏大的宫室,其豪华程度不亚于唐太宗生前居住的宫殿。昭陵中间为正寝,东西两边还放着石床。石床上放着铁匣,历代书法家的真迹收入其中,至发掘时还笔墨如新。由此可见,昭陵的宏大规模绝非一般皇室陵墓能够比拟。
无独有偶,《五代史·温韬传》的记载,照陵从墓道口到墓室深达230米,前后安置了5道石门。由此可见,昭陵的墓道应当是极为深长,而地宫必定是极为宏大的。
至此,人们终于知道,唐太宗的薄葬之说,竟是一个弥天大谎。问题来了,唐太宗为什么要撒下这个弥天大谎呢?原因很简单:为防止死后被盗墓。
唐太宗下旨薄葬,以及因山为陵的真实目的,绝非想标榜自己的节俭,而是想借山势的雄伟气势来断绝世人的盗墓之心。
昭陵薄葬的谎言被揭开后,其随葬品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其中,有着比金银更为珍贵的名家书法和绘画作品。
唐太宗酷爱书法,是唐代书法收藏家。而其中,唐太宗视王羲之的作品为国宝。据说,唐太宗临崩前,安排人将他收藏的一些名家书法作品葬入墓中,这其中还包括王羲之的临世奇珍——《兰亭序》。据说,唐代著名绘画家阎立本也在墓穴的墙壁上绘制了大量的壁画。
除了掩埋了不为人知的书画真迹外,昭陵还有一组驰名中外的浮雕——《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经常骑的六匹战马,它既象征着唐太宗所经历的六大主要战役,也是为了表彰它们在伴随唐太宗南征北战时立下的赫赫战功。
据说,昭陵六骏是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制画稿,挑选优秀工匠刻在高1.7米,宽2.05米的六个石屏上。李世民亲自为六骏题写赞语,然后由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在右上角,殷仲容用隶书刻于座上,史称“三绝”。
作为旷世珍宝,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昭陵六骏》自然也逃不掉被盗掘的命运。1914年和1917年,美国文化间谍卑士博勾结陕西军阀盗窃《昭陵六骏》的案件震惊了全国。经过陕西人民的抗争和拦截,终于保留下来了四幅,然而其中最好的两幅却失落海外,至今未能归还,让人痛心不已。总之,唐太宗以“掩人耳目”的薄葬来“防盗”,结果仍然逃不过被盗的厄运,诚为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