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三次自杀:名臣曾国藩一生为何3次自杀?
导读:他被慈禧称为“天下第一正人”;治家严苛;“曾剃头”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如麻;功成名就之时,部下曾劝他称帝;表面风光之下,实际上他终其一生都是战战兢兢,曾经三次自杀……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理学大师,为师为相,立德立功立言,在崇拜者眼中近乎完人。自曾国藩开始。才有“无湘不成军”之说,毛泽东称这位老乡为“办事兼传教之人”。又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功成名就,位极人臣,荣耀无人能及,而他一生经历的艰难挫折,同样无人能比。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星火燎原,迅即席卷江南数省。清政府内外交困无力应付,只好命令各地在籍官员组建团练,就地阻击太平军。当时曾国藩正在湖南湘乡老家为母丁忧。被咸丰皇帝任命为团练大臣,从此创建湘军。在与太平军交战的十年中,曾国藩数次身陷绝境,三次被迫自杀,其中艰险不难想象。
第一次是靖港兵败。
1854年,曾国藩亲率水陆两军万余人,大张旗鼓,誓师出征。此时的曾国藩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认为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不料首战即遭惨败。他得到错误情报,以为靖港守敌只有数百人,防备松懈,于是轻率冒进。当他率领水军战船到达靖港时,才发现中了空城计,太平军突然神兵天降。炮声震天,把湘军团团围住。湘军水师都是新招募来的农民。缺乏实战经验,且训练不熟就仓促上阵,这些人见势不妙,纷纷弃船逃命。互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曾国藩急得亲自拿剑督战,后退者立斩,但是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太平军乘胜追击,俘获无数,“活捉曾妖头”的喊声震天响。曾国藩羞愤交加,死伤士兵大部分来自湖南湘乡,他既无颜面对家乡父老,也没脸再去见湖南官员,为了练兵他几乎把湖南官场全得罪光了,此时都巴不得看他的笑话。眼看战船被焚,辎重尽失,曾国藩不由得万念俱灰。从座船上一头扎进水中,准备一死了之,幸亏被部下救起。
第二次是湖口惨败。
1855年,曾国藩率水师进军江西湖口,再次遭遇劲敌,进攻受阻。太平军在江面和两岸修建了牢固的防御工事,水陆配合,严阵以待;而湘军孤军深入,又得不到陆地上的支援,明显处于劣势。1月底,太平天国翼主石达开首先用诱敌深入之计,将湘军100多艘轻便小船诱入鄱阳湖内,然后封锁湖口。湘军战船被分隔成两部分,大小战船不能互相配合,战斗力锐减。停在长江的大船没有小船支持,机动性和灵活性大打折扣。而困在鄱阳湖的小船,失去了大船的依靠,几乎丧失战斗力。
曾国藩的噩梦还没结束,十多天后,湘军水师又遭到偷袭。太平军派出小船携带火器,乘月黑风高,冲入湘军船队,大肆放火。湘军顿时大乱,火光冲天。死伤无数,船只大多被焚毁。曾国藩的座船被太平军团团围住,左冲右突无路可逃,最后连船上的管驾官、监印官都阵亡了。遭此大败,曾国藩眼看在劫难逃,仰天长叹一声,纵身跳入冰冷的江水中。
他宁可自杀,也不愿做太平军的俘虏,幸好这次又被部下从水中救起。此役,湘军永师遭受重创,曾国藩的座船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船上的奏章、信件、家书尽失。曾国藩遭此惨败,不再像上次那样消沉沮丧,反而斗志昂扬,积极筹备东山再起。
第三次是祁门被困。
1860年,曾国藩受任两江总督。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把总督府迁到了安徽南部的祁门,这在军事上却是极大的冒险。祁门地势形同釜底,只有一条大路与外界相通,一旦被封锁就成死地。幕僚们曾苦劝曾国藩另选新址。以免将来受困,但他坚持己见。不出所料,几个月后,太平军就以10倍于湘军的兵力向祁门扑来。湘军死守数日,战死大半,渐渐不支。
前线的炮声和喊杀声越来越近,总督府巴乱成一团。曾国藩无路可退,身边又无兵可派。料定此番必死无疑,于是先给朝廷写了一份遗折,又给儿子写了一封遗书。安排好后事,他便手握短剑,静静地等待最后时刻。只要敌军冲进来,立即拔剑自杀。最危急的关头,围攻的太平军突然退去,原来是湘军猛将鲍超领兵赶到。曾国藩死里逃生,老泪纵横。
曾国藩三次自杀,三次情况都有不同:第一次是不敢接受失败,斗志全无。消极逃避;第二次是勇敢面对失败,走投无路,不自杀就要被活捉;第三次则是从容应对失败,视死如归了。每次都是致命的打击,但他从不放弃,越挫越勇,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难看出,曾国藩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大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