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乙僧简介,名画家尉迟跋质那之子尉迟乙僧生平
(公元7-8世纪初)〔唐〕于阗(今新疆和田)人,名画家尉迟跋质那之子,世称父为“大尉迟”,子为“小尉迟”,生卒年不详。乙僧好学典艺,博达技能,画承家学,二十岁左右画已出名。唐贞观六年(632)于阗王因其“丹青奇妙”荐送长安,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在位)授予宿卫官,后又袭封为郡公。善画人物、花鸟、肖像、佛像,尤擅壁画。
《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仪凤二年(677)其在光宅寺东菩提院内画《降魔变》等经变壁画;长安二年(702)前后在慈恩寺塔下南门画《千钵文殊》等壁画;神龙元年(705)后,在罔极寺(兴唐寺)画壁画;景云元年(710)左右,为安国寺画壁画;神龙二年五月,所居住宅敕建为奉恩寺,画于阗王族供养像于此寺内。朱景玄评其画曰“功德、人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象,非中华之威仪”。所作佛画,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画史称其为“凹凸画”。乙僧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技艺较高的伟大画家。传世作品有《番君图》卷,现藏比利时人斯托克莱处;《龟兹之女图》卷,藏比利时人贝伦森处;《天王像》藏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艺术活动在贞观、景云间,年九十余尚健在。
中国唐代画家。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亦有吐火罗国人之说。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唐代初期。
其父尉迟跋质那,为于闻国著名画家,善画宗教故事、异族人物、飞禽走兽等;于隋代进入中原地区,因画艺超众而闻名于时,到了唐代仍享誉画坛,人称大尉迟。尉迟乙僧在绘画艺术上受其父影响,20岁左右以其较高的画艺,被推荐到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颇受重视。贞观初年被授为宿卫官,后又被袭封为郡公。仪凤二年(677)在长安宝光寺东菩提院画《降魔变》等壁画。长安二年(702)前后,在长安慈恩寺塔下南门画《千钵文殊》、《功德人物》和《湿耳狮子》等壁画,被誉为“精妙之状,不可名焉”。神龙元年(705)后,又在长安罔极寺(又名兴唐寺)绘制过壁画。
翌年,其在长安的住宅被敕建为奉恩寺,尉迟乙僧将于阗王族的供养像画在寺内。另外,他还于景云元年(710)前后在长安安国寺画过壁画。
尉迟乙僧善画宗教故事、人物肖像、神话风俗、花鸟走兽等,大都取材西域各民族人物及鸟兽形象。他善于处理复杂多变的画面,构图布置宏伟奇异、匠意极险,颇有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