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叫秦始皇连名带姓,为什么轮到胡亥和扶苏就去了姓氏?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姓氏文化,欢迎关注哦。
我们知道,秦国以嬴为姓,秦始皇本人姓嬴名政,可到了他儿子怎么就变成了胡亥和扶苏?“胡”虽然在今天是一个大姓,但“胡亥”和“扶苏”实际上仅仅是他们的“名”,而非“姓”和“名”。所以按照今天的习惯,我们应该称他们为嬴胡亥和嬴扶苏。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人们以“姓+名”称秦始皇,而对他们的儿子仅称“名”呢?这便是本文将要论述的内容:先秦时期姓氏文化。
先秦时期的姓氏制度
先秦时期的人名称谓种类繁多,具有一套成体系的称谓系统,远比今天“姓+名”的模式要更为复杂,这也是我们无法用现在的思维去理解先秦时期各种人名的原因。
例如孔子,他老人家既不姓孔,也不名子。实际上,孔子是宋国人,殷商后裔,“孔”是孔子的氏,“子”是他的姓,“丘”才是的名,而“仲尼”则是字。所以,按照的后世的习惯,我们应该称呼孔子为“子丘”或者“子仲尼”。但同时儒家大牛的孟子,既不姓“孟”,更不姓“子”,这里的“子”变成了古人的一个尊称(参考韩非子、庄子、老子),孟子实际上姓“姬”,是名副其实王室后裔。
从孔子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先秦时期的人名称谓,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姓、氏、名、字。
姓《说文解字》解释道:“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而生。”在商周之前的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以同出一母的血缘关系为纽带,逐渐形成自己的族姓,如上古八姓中: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全部都有都有“女”字。
氏随着后代的繁衍和族群的壮大,本来出自同一个姓的族人又按照血缘亲疏和居住地的远近分化成许多小家族,这些家族为了与其他同姓家族相区分,开始以自己的居住地或其他标志形成了专属于某个家族的“氏”。
这种姓氏文化在周代分封诸侯的时候,形成了一套完整严格的姓氏制度。《左传·隐公八年》有记:“天子建德,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由官族,邑亦如之。”周天子分封诸侯要定氏,诸侯国分封士大夫也要定氏,或者用父祖的字为氏,或以官职为氏,或以封邑为氏,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姓氏制度。例如周天子分封是,晋、鲁、卫、燕同为周朝宗室,都是姬姓,但因为分封地的不同,形成了不一样的氏。
在确定各个诸侯家族的姓氏之后,周天子还制定了一套姓氏的使用标准。《通志·氏族略序》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无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于文。”
名、字而在名和字上就没有那么多限制了,基本由父母或是族内的长辈自取。还是以孔子为例,孔子出生的时候,额头高耸,形如山丘,因此得名“丘”。孔子成年之后,需要为其取字,因排行老二,曲阜之东又有尼山,而得字“仲尼”。伯、仲、叔、季作为古代人用来区分子嗣长幼,经常出现在名和字中,除了孔仲尼外,还有伯邑考、管仲、鲍叔牙等等,还有孙坚的几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同样非常典型。
“孟”有庶长之意,所以哭到长城孟姜女,实际上是姜姓长女
但是在男贵女贱古代,女子没有氏,只称姓名,如秦宣太后芈月。女子在嫁人之后,名也不再使用,只留下了姓,用来证明其与母家的血缘关系。例如秦穆公之女文嬴(成语秦晋之好的女主),在嫁给晋怀公后,被称为怀嬴(丈夫谥号+姓),后改嫁晋文公后,又改称辰嬴。此外,还有有以自己的国名+姓的,如齐姜、陈妫;也有以丈夫的国名+姓的,如韩姬、秦姬。
楚国宗室芈姓,熊氏,因此孙俪娘娘只能叫“芈月”而不能随男子叫“熊月”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在先秦时期的姓氏文化中,姓表示人的血缘归属,证明你与其他同姓者有一个共同的母系始祖;氏表示一个人的贵贱,可能来自于封地也可能来自于官职,且是男子专有的;名表示具体的某个人,用来区别同姓同氏的族人;字是名的再丰富和延伸,只有成年后才可以取字。
在宗法制的周代,人们只称氏而不称姓,因为只有氏才能反映出你所出生的家族贵贱。例如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商人出生的范蠡,姓范,名蠡,字少伯,因身份低贱而没有氏。
管仲和鲍叔牙贡献成语:管鲍之交
与姓不同的是,一个人的氏会随着地位的改变而变动。例如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当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时说的是:“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当商鞅未被魏惠王聘用而出走秦国时,因出生在卫国,而被人称为卫鞅,商鞅变法后,秦孝公封商鞅“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这才有了“商鞅”之名,而公孙、卫、商都可以看做是他的氏。
《大秦帝国》中的商鞅
普通贵族外,对于周天子和诸侯国的国君,人们则以爵位和谥号称呼。比如晋文公在世的时候,称为晋侯,死后得谥号“文”,则称晋文公;秦穆公在世时,称为秦伯,死后称秦穆公。
秦穆公、百里奚贡献成语:羊皮换贤
国君的儿子们,统一称为公子。例如,鲁庄公还不是鲁侯的时候,称公子同;齐桓公还不是齐侯的时候,称公子小白。鲁国和晋国一样,都是姬姓,是周王朝的宗室,而齐国是姜姓吕氏,是姜子牙(吕尚)的后代。齐鲁两国作为老冤家,鲁庄公曾支持过流亡在鲁国的公子纠为齐国国君,因此与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结怨,“曹刿论战”之后,齐鲁两国签订盟约,鲁庄公和齐桓公两人也算是“冰释前嫌”。
《曹刿论战》贡献成语:一鼓作气
回到我们最开始谈起的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虽然我们现在称其为嬴政,但在那个时候,称赵政更符合规矩,例如西汉初期编著的《赵正书》。而胡亥和扶苏作为秦始皇的儿子,称为公子胡亥和公子扶苏。还有一个有趣冷知识是,战国七雄中的赵国,也是嬴姓赵氏,秦赵两国算是本家兄弟之国。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包括姓氏制度在内的宗法制渐渐瓦解。
姓氏制度作为宗法制的重要内容,是区分王公贵族和底层平民的重要标志,但因为姓的数量较少,而氏却越分越多,又因为同姓不同氏者不能通婚,极大限制了古代人口的发展。进入春秋战国的乱世后,又有大量的人口死于战火,人口凋敝的现实,逐渐打破了以姓氏别婚姻的制度。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此外,随着各国变法的展开,井田制开始瓦解,各诸侯国不约而同的开始立户授田,促进私有经济发展,保护个体小家庭,以获得稳定的税收和兵源。这一时期,别出生的姓和别贵贱的氏开是走向融合,姓更是走向底层平民,并形成百姓的概念。《通志·氏族略》记载:“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这也是我们称秦始皇为嬴政而不称赵政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姓氏合二为一,以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区别对待也变成男女皆称姓与名,但可惜的是,女性在嫁娶之后,依然只用姓而不用名。例如,西汉文帝皇后窦氏,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唐太宗皇后长孙氏,即便身为一朝之后也没能留下名字,更不用说寻常百姓之家。
此外,姓氏合一也不代表血缘偏见的消失,而是形成了以家族聚居地为标志的贵贱之别。例如清河崔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琅琊王氏等等,这些加在名门望族前面一个又一个的地名,又何尝不是先秦时期的用来区分贵贱的氏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