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诸葛亮指挥打仗时为何都要坐轮椅?
揭秘:诸葛亮指挥打仗时为何都要坐轮椅?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说起中国古代的智者,诸葛亮的大名在民间绝对可以占据前三位。诸葛亮,出生于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投奔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过起了读书耕种的闲适生活。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更是被塑造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神话式的人物。诸葛亮不仅治国有方,而且能未卜先知,料敌先机,胸中满是锦囊妙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每逢战事,诸葛先生必亲临战场指挥。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征的标准形象不是跃马横枪,而是稳坐轮椅、羽扇纶巾,一副飘然仙气。
那么问题来了,四肢健全的诸葛亮每次出征为何要选择轮椅作为代步工具,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呢?
一种比较玄幻的说法是,孙膑和诸葛亮都是姜子牙转世。在孙膑之时,因为膝盖被剜去,不能走路。后来孙膑成为齐国军师,打仗的时候,就是坐着轮椅打仗的。所以有人认为这个习惯也遗传给后世的诸葛亮了。
另外一种认为诸葛亮文士出身,未习武事,不惯乘马,而他本人又不得已经常随军征战,小四轮车比较适合出行各种地形,是以诸葛亮常用四轮车代步,不是他喜欢,而是不得已。
有人认为,诸葛亮乘坐的不是我们在影视剧中所见到的那种两个轮子的轮椅,而应该称为四轮车,应该是一种古时候的战车。
中国古代的战车是以马为动力,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负责驾车称为“御者”,左边一人负责远距离射击称为“射”或“多射”,右边一人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称为“戎右”。
秦汉以前,战车一直是中国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大约到汉武帝年间(公元前140~前87),汉王朝的军队为了与匈奴进行持续的战争,发展了大量骑兵部队,此后,战车在战场上便逐渐消失。
相较而言,诸葛亮所乘坐的“车子”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车,而应是一种被改良过的战备“指挥车”,而改良者正是诸葛亮。前文我们说过,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个发明家,除了自己的“指挥车”外,他还发明了著名的“木牛”“流马”,直到现在还有人试图还原当年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诸葛亮乘坐战车指挥打仗,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那就是鼓舞军心——我就稳坐于你们身后,和你们共进退!士兵和军官看到军师都坐在后方为自己鼓劲,自然也就有了杀敌的勇气和取得胜利的信心。作战的时候也更加更加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