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临死前为什么让儿子制造红衣大炮?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努尔哈赤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1626年初,努尔哈赤统帅十余万大军进攻宁远城,明朝大将袁崇焕带兵坚守宁远。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后金士兵死伤无数,大败而归,努尔哈赤也受了伤,而宁远城依然固若金汤,巍然屹立。在寒风中,努尔哈赤眺望着暮色中的宁远城,长叹一声,率领残兵败将撤回了沈阳。
回到沈阳,检点军士,丧失数千,努尔哈赤不禁叹息道:“我自二十五岁起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不料今日攻一小小宁远城,遇到这袁蛮子,偏吃了一场大亏,可恨可恼!”众贝勒虽百般劝慰,无奈这满洲太祖争强好胜,对这生平未有的失利难以接受。古语道:“忧劳所以致疾。”努尔哈赤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更加耐不起忧劳,遂恹恹成疾,最终患上了一种毒疮——痈疽症。他疼痛难忍,寝食难安,身体一天一天衰弱下去。
皇太极等众兄弟几次找来大夫们谈话,甚至好几次出言责骂,威吓道:“大汗乃一国之尊,你们若治不好大汗的病,还有什么面目继续行医?”但众皇子的忧急气愤于事无补,群医束手的情形也并非施加压力就能改善。后宫的嫔妃们都整日整夜地烧香焚纸,求神祈祷,当然也不会收到功效。
唯独努尔哈赤本人仿佛大彻大悟似的,极其平静地面对自己的疾病。这时他平常已不甚言语,但当大夫们跪在他面前发抖的时候,他命人传话给众贝勒:“大夫们已经尽力,不可怪罪他们!”在努尔哈赤的潜意识里,他真正的不治之症是衰老,是生命急速地枯萎,是精神倦息不振而濒临死亡。以往,他从精神到肉体都充满了战斗力,面对困难,无所惧怕,面对敌人,勇往直前。然而自从宁远失败后,他的这种精神再也无法振奋,无法提升。他生平第一次向它举起了投降的白旗。
7月22日,承受着重大压力的大夫们终于想出了医治办法:清河的汤泉祛百病,也许会收奇效。于是,在“唯一的希望”中,努尔哈赤乘船由水路到达了清河。然而清河温泉的疗效对努尔哈赤的痈疽不起作用,他的病情日趋严重,毒疮处已经开始流脓流血。随侍在努尔哈赤身边的四大贝勒不得不面对现实,果断决定速回沈阳。
此时的努尔哈赤连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他俯卧于铺着黄锦缎的担架上,由四大贝勒亲手抬上船,沿太子河而下,转浑河返回沈阳。登船之前,努尔哈赤的神志还尚清醒,他问皇太极:“多久能到沈阳?”皇太极说:“水陆便捷,只需五天!”过了一会儿,他又对皇太极说:“回去之后抓紧铸造红衣大炮!”皇太极知道这是他最耿耿于怀的事情,于是应承道:“父汗放心,孩儿会尽早铸成红衣大炮,再恭请父汗统兵直取北京。”皇太极一边说着,一边止不住地流泪。努尔哈赤俯卧着,没有看皇太极的脸,听到他的回答,心中的豪气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很好,伐明大业,一定要完成!”但是说完这话就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皇太极低头一看,才知父汗已经昏睡过去。此后,努尔哈赤便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再也没有说话。即使清醒的时候,也是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8月11日,这支被悲哀笼罩着的船队,走到沈阳以东四十里处的爱鸡堡时,由于流血过多,这位后金国的汉主随着那西下的夕阳一起,走完了人生之路,终年六十八岁。
秋风萧瑟,黄叶飘零,天低云重,风雨凄凄。在昏暗的夜幕下,载着努尔哈赤的梦想的大船回到了沈阳。代善领着众兄弟贵泣在浑河岸上,虔诚地迎接努尔哈赤的遗体,连夜运回了沈阳那座幽深的王宫里。
次日,大贝勒代善等承父遗命,奉皇太极即位,改元天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