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邺城遗址新勘探出六座大型殿址

  日前,从临漳县文物旅游局获悉,邺城遗址又有新发现,在邺南城宫城区西北区域内新勘探出六座大型殿址。

  邺城遗址位于临漳县西南20公里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邺城“中轴对称、单一宫城、功能分区”的布局理念,前承秦汉,后启隋唐,其创新性不但对隋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还为古代日本、韩国不少都城建设所借鉴,考古专家称邺城遗址为东亚地区早期都城建设的“祖型”。

  邺城遗址包括南北衔接的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邺北城是曹魏时期曹操所建,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四朝的国都。公元534年,东魏丞相高欢与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从洛阳移来40万户,造成邺城人满为患,就在邺北城的南面续建了邺南城,先后成为东魏、北齐两朝的国都。邺南城城墙整体呈弧形,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龟形城。

  邺城考古队通过普遍勘探结合探沟发掘的方法,在邺南城中央偏北发现了宫城。宫城东西约620米、南北970米,四面有宫墙遗迹,其中东墙破坏严重。据《邺中记》载邺南城“宫东西四百六十步,南北连后园,至北城,合九百步”。邺南城宫城区位于临漳县倪辛庄村,南部为村庄叠压,北部位于漳河河道内,邺城考古队于2015下半年对宫城区的西北部进行了全面勘探和抢救性发掘。

  邺城考古队何利群博士介绍,邺城考古队在勘探发现的一殿址北部正中和西北角布设两条探沟,前者确认了大殿北部宽约3米的卵石铺砌路面,后者初步了解了大殿的西北角及外缘辅助建筑设施。随后,考古队在宫城区西北区域又先后发掘了七条探沟和探方,了解了宫城北部殿址的建筑结构和地层叠压关系,明确了宫城西墙的位置、走向和跨度,这对探寻邺南城宫城北墙位置提供了新的线索,确认了宫城内存在不同院落的围合情况以及院墙的建筑特点。

  截至目前,邺南城宫城区西北区域内已新勘探出6座大型殿址及多条道路、回廊、围墙、排水设施等遗迹。出土文物主要是东魏北齐时期的砖瓦建筑材料及青瓷、釉陶和红陶质的生活器皿,同时各探方内普遍发现了早于东魏北齐时期的墓葬和窑址。

  “这次发掘结果丰富了我们对宫城区范围、建筑布局和文化层堆积的认识,确认了宫城内西宫墙及部分殿堂的位置和结构、宫内院墙及道路的走向和建筑特点,为今后的大规模发掘和宫城区的全面保护以及邺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