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在正史里武圣关羽真实武力三国应当排第一
三国是个很有内容的时代,这个应该是共识。当然,作为这个时代的小说载体,《三国演义》其实也有很多学问。你可以说它是本《管理学著作》、《心理学著作》、《人际关系学著作》,或者是本《实战兵法案例手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内涵。比如,当年努尔哈赤就把它当做兵法指南,筹谋着率清兵入关那会儿,手里就捧着一本。当然,我们还可以当做武侠小说看看。既然当作武侠小说,里面的英雄人物自然可以分出个高下。因此,民间说书人就搞了一套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云云。当然,可能也有其他的排法。但无论如何,吕布毫无争议都是第一的。这第一是怎么来的?当然是打出来的。
《三国演义》经常有这样的场景,两军交战,双方阵前各出一将,然后就是“你是风儿我是沙,咣咣铛铛干一架”。这干架,现代文艺一点的说法叫PK。干嬴的,武力自然就厉害,干输的或者干脆掉了脑袋的,武力排行自然就要落到后面。当然,也有干上数百回合不分胜负的时候。但无论如何,吕布总是占上风的一方,唯一的一次败绩,还是刘、关、张三兄弟耍赖皮,搞了一个组团。当然,也正是这“三英战吕布”,奠定了吕布三国武力第一的地位。
遗憾的是,《三国演义》虽然写得精彩,但阵前PK这事,在三国还真不流行。有人曾做过考究,三国这时代没有马镫,至少,是不普及的。马镫是什么,这玩意主要是和马鞍配套的,马鞍支撑臀部,马镫支撑双脚,这在几何学上就形成了三角支点,稳定,不容易掉下来。没有马镫,就无法彻底解放双手,这样的姿势,要骑着马干上几十回合,还是挺困难的。因此,三国时代两军交锋,作主将的,要么在压在后营指挥调度,要么就干脆冲到前面,加入乱战厮杀。这就是常说的领导要“身先士卒”。“身先士卒”这样的记载,在三国这个崇武年代还是很多,比如:
“(曹)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牛)金等乃得解”。“(张)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凌)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看的出来,曹仁、张辽、凌统等人都是以一敌十的牛人,武力值相当高。当然,这样的人物,记载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到《三国志》里去翻。但是,曹仁等人这是乱战,而且面对的也多是虾兵蟹卒,并没有拿下对方主将的实际记录,要登上武力榜前列,是不太有说服力的。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条件不成熟,刚才已经说了,由于装备限制(没有马镫),武将直接照面PK的机会不多。
武将鲜有PK,但还是有。上场的,正是我们常说的武力男一号吕布,这在《英雄记》有记载。《英雄记》这书,谈不上正史,从性质上讲,有点我们现在地摊上买的八卦周刊那种味道,而且多数也已失传。但此书作者,是三国同时代人王粲,因此,尽管有点捕风捉影,但还是有一定可信度。记载如下“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看的出来,吕布、郭汜二人还真干过一架,吕布赢了。这郭汜马贼出身,而且一直为董卓器重,应该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这说明吕布确实是有点本事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也非徒有虚名。
但就凭这个,吕布就能坐稳三国武力第一的宝座。肯定有人不服,譬如,关羽就是一个。关羽这人恃才傲物,这个大家都知道,而且也作出了一些成绩。但是,一些我们熟识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都是《三国演义》为了剧情需要,套在他头上的。但“水淹七军”等,都是确有其事的。因此,各方对关羽军事能力的评价都是极高的。我们可以从魏、吴、蜀三方阵营里,提取一些对于关羽的评价(均采用《三国志》的记载)。魏方在某次军事会议上,群臣有这样的评价:“蜀,小国耳,名将唯羽”。吴方代表人物周瑜的评价是:“熊虎之将”蜀方的诸葛亮就更不得了,直接将关羽和张飞、马超做了比较:“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看的出来,关羽无疑是蜀将中的No.1,是灵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