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曾有个苏禄古国想归入清朝,为何被乾隆婉拒?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苏禄苏丹国,于1457年建立。同年,已被瓦剌放回的大明英宗,重新坐上了皇位。

  苏禄古国是个伊斯兰国家,国境大致在今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西侧的苏禄群岛一带。该国是菲律宾历史上所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国民构成为贵族、自由民、奴隶共三个阶层,苏丹是最高统治者。

  当时的苏禄国经济在该地区较发达,而且同周边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当然包括古时的中国。

  早在苏禄立国前,公元十三世纪,南部的苏门答腊岛上信奉伊斯兰教义的米南加保人,便迁移到此,开始殖民和传教,并形成了“三王分立”的局面。

  1409年,郑和下西洋时,曾经过此地,自此便同中国建立了渊源。郑和赠予他们丰厚的礼物,同其中的东王巴哈剌会面,恰好郑和也是回族,本姓马,双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巴哈剌对于中土的繁华富有十分向往,意图搭船同往大明,但当时郑和另有航海任务,前方艰险归期未定,故而婉拒了他的要求。

  仰慕上邦的渴望难以阻止,巴哈剌向另外两王转述了明朝的盛景,三王经过一番准备,协同前往大明。

  一路艰难险阻,终于来到北京见到了明成祖朱棣,并晋献珍珠、宝石、珊瑚、玳瑁等物。成祖以最高礼遇隆重待之,并回赠大批金银、锦缎。

  由于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加之中土气候、水土均同东南亚有很大差异,归途中巴哈剌病重去世于山东德州。成祖闻讯,派礼部陈士礼前往祭奠勉慰,并以王礼葬之,赐谥号“恭定”。其余两王归国,而巴哈剌一行,除长子回国继位,余众包括二子、三子、王妃及随从等皆留居,至今德州仍有很多回民就是他们的后人,已在中土开枝散叶。

  苏禄三王皆得成祖赏赐、册封,这已经形成明朝与苏禄的“藩属国”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是较为松散的,并非实际统治。中原各朝在当时世界确实处于领先地位,自视“天下共主”,而那些偏远弱小之邦,也乐于口头称臣,从而得到依附和保护。

  到了十六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渐入高潮,殖民势力也开始染指东南亚。入侵的西班牙人将此地居民称为“摩洛”,而将当地称为“摩洛兰”。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当地住民和当时居住在西班牙南部的穆斯林居民——“摩尔人”无论从相貌和生活习性上都很相似。

  西班牙人来到此地,就是想将这里征服,而且西班牙对于殖民地的控制,是从思想信仰到血统全方位贯彻同化的,如同他们对待南美洲殖民地一样。

  因为西班牙殖民者们信奉天主教,对本地信仰伊斯兰教义的居民使用了残酷的手段,但是“摩洛人”绝不屈服,他们回敬以最强烈的反抗,故此殖民者们始终未能占据该地区。

  在十九世纪末,崛起的美国击败西班牙,西班牙衰落,逐步收缩并撤出各殖民地,在菲律宾的利益转由美国接手。同样的,虽然发起多次战争,即使是强大的美国也不能令当地人民屈服。无奈之下,美同菲南部穆斯林谈判,允许他们自治。

  在十七世纪,受到西班牙入侵的苏禄国,其苏丹正是葬于德州的三王之一,东王的后裔。清雍正四年,苏丹派使臣朝贡,恢复了同中土的“藩属”关系。并且在五年后,苏禄苏丹亲自来清进行朝拜,并祭奠了“苏禄东王墓”。而尚在德州生活的东王后人,请求苏丹上表入中国籍,获准,从此中国真正成为了他们的家。

  到了1753年(乾隆18年),随着西班牙入侵的愈演愈烈,局势恶化。苏禄苏丹再次请求将土地、户口纳入清朝版图,并献上《请奉纳版图表文》,希望借助清朝的力量抗击西班牙的蚕食。但由于清朝施行的是“闭关锁国”,又存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对此并无多大兴趣,此要求遭到乾隆帝的婉拒,现在想想都亏的慌。

  苏禄国和清朝的藩属国关系,一直持续到清咸丰元年。在这一年,因为西班牙攻占其都城和乐,海上航线终被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