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上有哪些农民起义?这些起义为什么都要喊口号?

  历史上有哪些农民起义?这些起义为什么都要喊口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华上下几千年,历经过无数的朝代变迁沧海桑田,荒唐君主有之,千古一帝亦有之,有人创造繁华盛世,亦有人将繁华盛世变为人间地狱。但是,作为万灵之长,“人”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小觑。纵使身处炼狱之中,也不乏能人志士,率领百姓劈开这一片“混沌”!

  在历史的潮流中,中华这片神州大陆,曾无数次陷入黑暗,究其根源,无外乎两个原因:天灾、人祸。天灾无可避免,若官民一心,百姓尚存希望;如若,朝廷不给力,只顾自身利益,剥削,压榨,那就是人祸,这将连同天灾带来的后患,直接将百姓推入到一个无底的深渊。

  此时的百姓,要想得到救赎,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故而,在中国的历史中,曾爆发过无数次由原本的弱势群体而掀起的起义运动。起义无论爆发的在哪个时期,都免不了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虽然,其内容可谓是千差万别,但是,无一不是反应着当时的时代特征,饱含着群众的心声与愿望。

  《现代汉语词典》中也说,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

  那么,在不同的时代,这些农民起义中,都有哪些响亮一时的口号呢?

  夏朝的末代君王夏桀,是历史中有名的暴君。在他当政期间,不仅荒淫无度,不思进取,还暴虐无道,嗜杀成性,这种种作为,直接将夏朝推向了毁灭。为此,夏人对其憎恶滔天,提出“时日曷商,予及汝皆亡”的口号,大意为:如果能让夏桀去死,我们宁愿与其同归于尽!

  在这之后,还有一句名言震耳欲聋,那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话,想必世人都非常熟悉,甚至,在现代生活中,还时常用到。秦朝时期,等级划分明确,权贵世袭,所谓的王侯将相,无一不是权贵世族中人,普通百姓无法接触政权。

  此时,偏偏农民出身的陈胜,吴广不甘心,自大泽乡起义成功后,愣是发出了:“难道,王侯将相,生来就是贵人命?”的反问,这也表明自己绝不信命的态度。这是中国历史中,第一次有人民群众公开表达,希望得到平等政治权利的想法,其意义可见一斑!

  而陈胜、吴广等人,也按照口号中所表达的意思去做了,他们的成功虽然短暂,但是,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却很是久远。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对刘氏宗室的排斥,是有目共睹的。另外,还一意孤行推行改制,实行“王田”、“私属”等措施,可谓是直接侵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正是因此,部分地主豪强与刘氏一族,纷纷聚兵割据,自寻出路。

  尤其是位于南阳的刘秀兄弟,他们联手周边的地主李通、邓晨等人,建立“舂陵兵”,等队伍壮大之后,又打出反莽的旗号“刘氏复起,李氏复辅”。与此同时,与朝廷相对的民间,也是纷扰不断,一面是王莽的剥削与压迫,一面是接二连三的天灾,百姓食不果腹。

  自此,山穷水尽的农民,不得不揭竿起义。期间,形成了多支大规模的起义军,如:樊崇率领的赤眉军,王匡等人所率领的绿林军,都是反朝廷,反王莽的。地主豪强与进入南阳的绿林农民起义军,可谓是一拍即合,当即决定一起联手。

  为此,他们打出了起义口号,大致的意思就是:“推崇刘氏复起,李氏辅助。”

  之后,还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句惊天地泣鬼神的口号,它是黄巾起义时喊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宗教色彩。以民众宗教信仰为起义的宣传手段,其所表达的含义神秘、虚无缥缈,虽不曾有太多的正面意义,但是,对当时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到了隋朝末年,本就灾荒横行,当政的隋炀帝又穷奢极欲。他在位期间,滥用民力,大兴土木,营建东京,又造龙舟,修运河,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另外,隋炀帝征伐无度,频繁发起战争,最终,将隋朝推向了灭亡的道路。

  面对这样的朝廷,此时全国已遍布起义军,“六十四路烟尘”就表现了隋末起义军的密集程度。从而,导致这一时期,没有出现统一的口号。

  但是,较为出名的当属王薄的《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历史中的宋朝,或许算不上军事强国,但是,绝对是一个经济大国。据统计,当时宋朝的经济份额,足足占到了世界的百分之三十。甚至,有西方人认为:开封守城士兵的生活,都比西方国王好,由此可见,大宋王朝的经济是非常发达的。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宋朝仍然爆发了起义,究其原因还是与经济有关。正是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宋朝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所以,李顺、王小波等人,才会发动起义。而他们的口号内容就是“疾贫富不均,今吾为汝等均之”。

  大意是:“恐贫富不均,如今就由我来为大家均之。”这算是历史上,第一次由百姓提出的均贫富的观点。

  同样是大宋王朝,先前的王小波起义在朝廷中显然没有掀起重大波澜,才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发严重,从而,再次爆发起义。而在这次起义中,领导者扬么、钟相,不但提出了先前均贫富的观点,还提出了要求政治平等的观点:“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可以说,这在思想上就有了一个重大的提升。

  都知道,宋朝在蒙古的铁蹄下,走向灭亡的。但是,在元朝走向灭亡的时候,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却怎么也提不出有水平的口号。而最著名的,当属“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了。

  之后,韩山童、刘福通在永年白鹿(路)庄聚众三千人,杀白马、黑牛立盟起义,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拥韩山童为明王。之后,刘福通派人将韩林儿母子接至毫县,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建元龙凤,并置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

  这种起义口号,虽然,与黄巾起义的差不多,但却又是一个比黄巾起义更为奇葩的跳大神口号,用迷信来反抗专制统治。

  到了明末,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根据广大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提出了“均田免赋”这一口号,正是因此,李自成才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民间也有了:“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等打油诗。

  清末,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曾提出

  “薄赋税、均贫富”,“将来概免租赋三年”、“均田以赈贫穷”、“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他们所追求的是绝对的平均,其思想确实带领众人走过了一段成功之路。

  但是,这种绝对平均的共产主义,却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现状,越到后期,这种观念的弊端越是展露无遗。仅十余年,这把最初的熊熊烈火,终被消灭殆尽。

  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中,农民起义众多,其中,经历有长有短,有成功,有失败。但是,无疑每一次起义都是一次革命,都在一步步推进群众思想的解放,推动着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