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苏轼的兄弟苏辙是以什么出名?对苏辙的客观评价

  苏辙与苏轼的感情很好,我们熟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想念弟弟苏辙而作的,兄弟俩为彼此作诗很多。苏辙在北宋官至右丞相,那么苏辙的最后命运如何?宋朝是文学人才辈出的时期,那么苏辙在这个背景下表现如何?我们对苏辙如何评价?

  苏辙、苏洵、苏轼是北宋文学史上著名的三父子,并称“三苏”。苏辙,字子由,又字同叔,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宰相。苏辙与父兄还有父亲的好友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苏辙的人生受到他父亲和兄长的影响较深,非常擅长政论和史论,三父子都著有《六国论》,但苏辙以散文出名。

  苏辙出生于1039年,当时苏洵31岁,苏轼4岁。1057年,苏辙和父兄一起上京,苏辙与苏轼参加了礼部考试,二人同时登榜三父子的轰动京师,同年四月,因母亲去世,苏辙三人回到了四川。在1061年,苏辙参加了殿试,被派往商州,苏辙以需要在京城侍养父亲为由留在了京城。1066年,苏洵病逝,苏辙与苏轼兄弟将父亲送回故乡。1086年,苏辙分别历任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直到1094年起宋哲宗开始任用李清臣、苏辙遭到贬谪,与兄长苏轼在滕州相遇,送哥哥前往海南,再到汝州。宋徽宗即位后重用蔡京,苏辙再次被降职,最后以太中大夫退休。1104年,苏辙定居颍川,曾复任过朝议大夫,直到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74岁,葬于苏轼的墓旁。

  苏辙父子在朱德的评价里和历代文人的评价里都是受到肯定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在三父子里,苏辙是官位较高的一个,但是他的政治之路也是不顺畅的,因为最早是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后又反对司马光的差役法,苏辙的政见总是和当时得势的人相反。

  苏辙所处的宋代是古代知识分子偏爱的王朝,因为宋朝文明是汉族文明的鼎盛时期。赵匡胤为始的宋朝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知识分子的话语权,所以苏辙等文人才能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留名后世。人们一般都认为苏辙的为人是比较内敛的,不像哥哥苏轼那样锋芒毕露,所以苏辙才能做到右丞相的位置,但是这都是对苏辙的片面看法,苏辙也是一个言辞激烈的人,22岁的苏辙因抨击宋仁宗不思进取曾遭到朝中大臣的排挤,苏辙的话语放在任何朝代都有丧命的危险,但是宽厚的宋仁宗并没有怪他。而且苏辙对那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也是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他认为每个人物存在都是有时代特色的。

  苏辙的性格和哥哥苏轼是一样的,不过稍微比哥哥苏轼收敛一点。我们对古人的了解大多来自史料,所以那些有高辨识度的人才能被我们记住,哥哥苏轼对苏辙的评价,就像《答张文潜书》中说的一样苏辙其实不比自己逊色,不是他不够好,而是一般人都不知道而已。所以在旁人的眼里哥哥苏轼就比弟弟苏辙有才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