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从西门庆的花园豪宅看明朝的房价有多低?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种基本需要,孙中山就曾在《民生主义》的第三讲中说道:“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虽说是民以“食”为天,但眼下看来,“住”恐怕已经成为人生一件最大的需要,现在没有哪一中需要比“住”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宁愿省吃俭用也要买上一套可以安身立命的住房;有的人甚至排上三天三夜的长队为了就是能领到一张房号。

  说到了住房,不由得想起了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几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然而,唐朝过去了一千多年,世上的广厦犹如泉水一样喷薄涌现,但是,大庇天下寒士却没有俱欢颜。原因就是房价太高,大庇天下寒士囊中羞涩,手中无钱,别说是广厦,就是九十平方住房,也无力购买。从杜甫的诗歌中看,唐朝的住房应该是很贵的,曾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的杜甫,住的却是秋风一吹就破的茅屋,让人对唐朝的房价匪夷所思。

  近日,关于“金瓶梅”中男主角西门庆的故里之争甚嚣尘上,因此,翻了一下“金瓶梅”的有关资料,竟发现“金瓶梅”时代房价出乎意料的低廉。那么,“金瓶梅”时代,也就是明朝房价究竟有多低呢?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有以下几种房价:

  一、平民住房可典当,武大郎夫妻三千元就典个小楼来居住

  卖炊饼的武大郎是众所周知的平头百姓,他先是租房子住,后来在潘金莲的力主下,“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典”就是典当,就是使用权的转移,没有产权,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住下去,不必月月交租金。不过房主有了钱,还可以赎回去。十数两银子,合现在人民币三千元左右,应当是很便宜的。在今天大都市的闹市区,三千元也就是一套两居室两个月的租金;即便在县城,三千元大概最多也就是九十平方住房的半年租金。

  二、买带产权的门面房加住房每平方米不到二百元

  从“金瓶梅”一书中可以看到,当时带产权的房子也不贵。一处“门面二间二层,大小四间”的平房,质量一般,要三十五两银子,相当于七千多元人民币。常时节就在西门庆的资助下买了这样一处房子。好地段的房子就要贵些,西门庆替“二奶”王六儿买了狮子街繁华地段“门面二间,到底四层”的宅子,一共花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这要算西门庆的“外宅”。算下来,常时节的房子一平方米不到二百元,王六儿的房子一平方米最多也就是三百元,比起今天大都市中每平方米上万元的房价,便宜得不可思议。

  三、地方官员出手买豪宅,总价二十四万即可到手

  当然,几千元买房说的是平头百姓之家的低门浅户,官员财主家的深宅大院,气象又自不同。西门庆的同僚夏提刑,卖了一所宅子送给何太监的侄子居住,“门面七间,到底五层”,仪门进去是大厅,两边厢房鹿角顶,后边住房花亭,周围群房也有许多,街道又宽阔。按契上原价一千二百两交割,折合今天人民币大概也就是二十四万元。

  四、西门庆是当地首富,拥有的花园别墅等房地产仅价值六十多万

  当地首富西门庆自己的宅院跟夏家的这一处不相上下,后来又花五百两银子增建了花园。不久又乘人之危,用五百四十两银子买下隔壁花家的宅院。街对面乔家另购新宅后,西门庆又花七百两银子把乔家旧宅买下来。其间,还用二百五十两银子买了城外赵寡妇家的庄子,以扩建坟园。粗略算来,西门庆名下的房地产,总值在三千两以上,折合今天人民币六十多万元。虽然,清河只不过是山东偏僻小县,物价自然低廉,但是六十万元的房产,在当时也就十分可观了。但是,如果在今天,西门庆即便卖掉所有的房地产,恐怕也买不到一处像样的住房。

  五、明朝的房价低廉是因为当时地价低

  《金瓶梅》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它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货币的流通,房价的高低,不会与现实生活有多大出入。从书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房价低廉,是因为当时地价不高。一个例子是,韩道国和王六儿夫妇商议在自家院落盖两间像样的平房,材料费也需花上三十两。由此可知房屋的造价,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上。另一个例子是,皇亲向五因家道败落,要拆卖祖坟的“神路明堂”,其实就是拆掉好端端的房子,专卖木料、砖瓦。讲好“三间厅、六间厢房、一层群房”的建材,开价五百两。西门庆的伙计贲四认为可以压到三百五十两,并说:“休说木植木料,光砖瓦连土,也值一二百两银子。”其后大概是以三百两成交。以此看来,当时建材的价格实在不低,加减之下,土地的价格也就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