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是诗仙,唐代最出名的爱国诗人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贡的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著名大诗人,他的诗显示出很高的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唐代另一诗家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神仙。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城。唐大诗人杜甫有诗赞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狂客,李白好友贺知章也,因此,后人便把李白尊为“诗仙”。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今年是他诞生一千三百周年。李白,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郡护府,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即出生于此。五岁时,随父内迁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故别号青莲居士。李白青少年时即显才华,吟诗作赋,广览博学。“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上李邕》),少年时就气盛志壮,他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
二十五岁时,李白离川,南穷苍梧,东涉溟海,漫游各地,后来寓居安陆。后又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鲁郡,交游颇广,长江上下,黄河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陪侍郎步游洞庭,醉后三首》)、“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一路留下了许多诗篇。李白性格豪放,广为交游,一年散金三十万。兴致一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豪不吝惜。
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吴筠等荐举,李白被召奉翰林,并受到唐玄宗的特殊礼遇,使他因此名噪天下。然而李白虽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的政治抱负,但不受重用。由于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枚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便动辄得咎,处在“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留别广陵诸公》)的境地。故仅一年余,李白便离开长安,再次远游。“还家守清真,孤洁励秋蝉”(《留别广陵诸公》)。居宫一年使他对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较深认识,“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五十九首》)。此后,李白长期漂泊流浪,足迹遍及梁宋、齐鲁、幽冀,并多次往返于东越、金陵、宣城间。结识了杜甫、孟浩然、王昌龄、汪伦等好友、知己,又写下了许多名篇。后因永王李璘事件被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为之不平。行至巫山,遇赦东还,李白悲喜交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朝发白帝城》)。六十一岁时,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闻讯前往请缨,中途因病返回,次年(762年)卒于安徽当途。
李白狂放不羁,好寻幽访胜,“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的一生订是在漫游和流浪中度过,在长期的漫游生活中,接触了各种生活、人物,领略了各地雄伟、秀丽的自然风光,这对他的豪放性格和浪漫诗风都有重要影响。他的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这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作了淋漓尽致的抒发。他的诗,对人民的疾苦也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对劳动人民的爱。“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表现了冶炼工人的辛劳;“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四首》),描写了妻子思念远征丈夫的凄情。李白对安史叛乱予以斥责,并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李白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则表达了热爱之情,“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帝地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诗风雄奇豪放,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明方孝儒诗云:“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身不死,声名留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诗成不管鬼神泣,笔下自有云烟飞。丈夫襟怀真磊落,将口淡天日月薄。泰山高兮高可夷,沧海深兮深可涸。唯有李白天才夺造化,世上谁得窥其作。”这是后人对李白的颂赞。
李白为后人留下了一千余首诗,结为《李太白集》,其中的《古风》、《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很有气势,《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也都是为后人传诵的名篇,《登金陵凤凰台》则更为千古绝唱。
我国于1983年8月10日发行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一组)邮票,其中第一枚介绍了李白,邮票画面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为意境:李白潇洒地站在江边,送友远行,伫望天际渐逝的帆影,感情仍顺江流追随友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穷尽,唯见长江天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