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朝最厉害的一次天灾,中国死了83万人

  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在这46亿年里,发生过很多次的地震,其中有一些被人类的文献记录到了,而有一些则没有被记录到,人类发明文字的历史,不过五六千年,史前时期发生的许多大地震,只能通过地质学来研究,而无法通过文献来研究,人类历史有记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大地震是发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556年1月23日)的嘉靖大地震,嘉靖大地震也被称之为“明嘉靖关中大地震”、“1556年华县大地震”、“嘉靖乙卯大地震”等等。

  地震是自然灾害,在中国古代,自然灾害也被称之为“天灾”,1556年的这场天灾,对于明王朝来说是一场特殊的自然灾害。

  嘉靖关中大地震的震级是8级,烈度为11度,是一次特大地震,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为重灾区,而地震所影响的范围,这大大超过了此三省,波及明朝大半个疆域,根据地方志和相关正史的记载,东起江苏的南京、淮安,西至甘肃的靖远,北到山西的保德,南到湖南的浏阳,均有震感,影响范围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甚至在四川、广东、福建等地也有震感。

  嘉靖关中大地震不仅受灾面积大,影响范围广,而且余震持续的时间也长,根据清康熙年间刊印的《咸宁县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地震发生之后“无年无月,居常震摇,迄今万历之岁,未甚息焉”,咸宁县位于重灾区,受余震的影响比较大,直到万历年间,还有余震。一般来说,这次地震的余震持续了五年,从某种程度来说,大地“摇晃”了五年,才“渐轻方止”。

  嘉靖关中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在1556年1月23日的午夜,当时有很多人还在睡梦之中,因而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当时直接的死亡人数在50万左右,地震之后发生的衍生灾害,如灾荒、瘟疫等等,又造成了30多万人死亡,这次大地震造成的人口损失达83万之多,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甚至出现了“二千里人烟几绝”的惨状。

  此次地震还导致黄土高原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黄土滑坡、崩塌,堵塞了黄河,导致黄河逆流,潼关附近的黄河之水甚至倒流入渭河,而渭河河道,则整体上向北移动了五公里,由于黄河的堵塞,渭河的改道,导致了关中部分地区发生了洪灾,“河、渭大泛”,“终南山鸣”。

  这次地震不仅使得地表河道发生了改变,也使得地下水位发生了变化,有的地方地下水位下降了,导致本来泉水丰沛的地区,出现了井水干涸的现象,而有些地方原来地下水位比较低,现在则变高了,出现了“平地出水”、“泉水如河”的现象。

  由于这次地震发生在午夜,且是隆冬季节,因而在地震发生之后,关中地区出现了饥荒,在地震发生之前,陕西、山西的部分地区的庄稼已经多年歉收,旱灾已持续了两三年之久,地震使得这一地区的灾荒变得更加严重,地震发生之时,居民存储的粮食“皆覆土埋压”,仅有的口粮因地壳运动而埋入地底下,灾民在地震发生之后,即已找不到粮食充饥,从而加重了灾荒的严重程度,而且此时正值冬季,新粮还要等到来年的夏季才能有收成,为了活命,部分灾民不得已公开抢粮,灾区抢粮、掠食的现象层出不穷,饿死、冻死之人不计其数。

  地震之后还发生了瘟疫,一些地方感染瘟疫而死之人有数万之多,面对如此严重的天灾,明王朝作出了许多应急措施来救灾,诸如发放赈灾银两、减免灾区的税粮、鼓励地方士绅开仓放粮等等,但是,因为交通不便,这些赈灾措施作用有限。

  明朝可以说是地质运动比较活跃的朝代,根据历史学者的统计,明王朝存在了276年的时间,地震发生了165次,其中尤其以嘉靖关中大地震最为严重。

  嘉靖关中大地震的发生加重了明王朝的财政负担,朝廷调拨大量的银两用来救灾,一时之间,出现了国库空虚的现象,严重削弱了明王朝的国力,部分重灾区,直到万历年间,社会经济才得到初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