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的结局是什么?红楼梦贾环简介
贾环,《红楼梦》中人物,同贾宝玉为同父异母的弟弟,其母为贾政之妾赵姨娘。贾环举止粗糙,诡计多端,颇有小人之风。赶围棋玩耍时,与丫头莺儿撒泼耍赖。贾环十分忌恨其兄贾宝玉,多次陷害宝玉。故意拨翻烛台,烫伤宝玉。金钏跳井事件后,诬陷宝玉,使得宝玉遭受贾政毒打。
贾环,父贾政母赵姨娘。排行贾政第三子。庶出。从玉字辈,与珍、琏、宝玉是兄弟。在《红楼梦》里,贾环可以算的上至头至尾不得人心的一个主儿了。贾环在贾家本是正经主子,即使是庶出,因为父亲的缘故,也顺理成章成为世袭爵位的第三继承人,理应是众人巴结攀附的对象。然而,正由于他的客观存在是宝玉继承家业的潜在威胁,王氏姑侄处处贬抑贾环,加之贾母不喜,众人更是踩到他头上。封建大家族宗法规矩,长幼有别,嫡庶差异,附势奴才,亲疏远近等像多面万花筒一样,早早呈现在贾环面前。这四个人,他们对贾环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贾环结局是什么?
至于贾环,似乎红楼梦里并没有明说他的下场,不过贾府事变之后也是落魄了下去。
子不教父之过
贾政其人,我们所能看到的不外乎是他对贾宝玉,贾环二人的严酷和冷漠,他对儿子似乎没有任何的疼爱之情。在《红楼梦》中,大部分人看到的总是贾政对宝玉的种种嫌恶和厌弃,却少有人看到贾政对宝玉至少有怒其不争之意,对贾环而言,根本没有父爱,父亲贾政一点也不喜欢他,甚至连和他置气都省了,简直可以说是轻慢无视到了极点。“宝玉的种种行为虽令贾政头疼,但在贾政心中,两个儿子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是‘神彩飘逸,秀色夺人’。一个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宝玉俊朗的外表能至少能使父亲少气几分,贾环的神情言行却实在是令贾政更加添堵。”
“小动唇舌手足耽耽”一回中,贾环与贾政两父子终于算是面对面进行了一场对话,关于这场对话,一直以来都成为众评家批判贾环时最多举证的事例,也拿来作为贾环手段恶毒心地卑劣的明证。而这场风波为什么能掀起滔天巨浪,以至贾政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于他与宝玉过去”,贾母要“收拾东西回金陵老家去”?这种种都因为对象是宝玉,除了宝玉,也不可能令贾政如此震怒。比如换了贾环,了不得教训一顿打两下,不会弄到举家不宁,为什么?因为“那宝玉就如活龙一般”。贾政心里即使不爱这个儿子,也终希望他能接下这世袭爵位,把贾家发扬光大,从来没有将目光放在贾环身上。
让我们深思的是这样一句话,“……贾环见了他父亲,唬的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可见贾环对贾政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深深的畏惧,如果是一对正常的父子他们的关系绝不会是这样。一般来说,只有在面对一个人心理压力极大的情况下才会吓成这样。贾政是贾环的父亲,面对自己的父亲却有如面对着洪水猛兽,可见平日在贾环心里,父亲无疑是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威严的,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位置。而自己则是时时担心着,生怕被父亲逮到错处,一旦行差踏错,而又正巧被父亲撞见,内心那中惶惶不安,又惊又怕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来。贾政没给过贾环什么父爱,平时对儿子又多是训斥责骂,在他眼中,贾家子弟应该是谨言慎行,贾环胡乱的奔跑冲撞,无疑是不符合他心中对于贾家子弟的界定的,用他的话说,应该是“不成体统”。贾政在《红楼梦》中是不苟言笑的,对儿子也没有什么稍微中听点的评价,他的严肃令自己年幼的儿子的心灵蒙上阴影,除了怕还是怕,在这种不正常的关系笼罩下,亲情几乎是荡然无存。说起来好像不像是两父子的关系,倒像是水火不容的上下级关系。
而贾环在这一回中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除却对宝玉得宠的愤恨的发泄以及想之外,大多原因在于他也希望能够借诋毁宝玉来提高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虽然上面提到贾政没给过贾环什么父爱,甚至到了贾环视父亲如洪水猛兽的地步,但是贾环还很年幼,渴望父爱,希望父亲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也是毫不奇怪。在贾环心里,如果没有宝玉的存在,所有人对他便都不同了,父亲贾政也更会如此。所以当他发现机会来了,“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他就趁左右无人之机夸大金钏儿死的情景、诬告宝玉因奸不遂,逼死人命等等。
为了达成某种目的不惜中伤别人,贾环这样做多少是与他母亲平日里举止言行对他的的影响分不开。赵姨娘在求贾政把彩霞给贾环做妾时,同样也是摒退丫鬟,大进谗言,说宝玉房里早已有人了,贾环房里也应该有个云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贾环平时在这种环境里耳濡目染,将赵姨娘的手段学了个十成十,遇到危险就套用。因为贾环的中伤,宝玉被打了个半死,贾府也闹了个人仰马翻,这并没有带给贾环任何好处,反倒更证明了宝玉在贾府的地位,这一点,想必是贾环进谗言时始料未及的。而贾政对于贾环的态度,也依旧如故,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善。
有段很微妙的描写,第75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这一回里,贾政让宝玉贾环作应景诗,贾环的诗令贾政大为不悦,而独有一人夸赞贾环,那就是同样在贾府不得意的贾赦:“这首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我爱他这诗,竟不失我们侯门的气概。”不仅赏赐了较宝玉贾兰多得多的玩物,甚至说: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我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慌得贾政急忙劝住:“那里就论到后事了”。贾政的一句“那里就论到后事了”无疑是表明了一件事:他从未将贾环看作是贾府未来的继承人,即使宝玉如何不如他的意,换言之,无论贾环再怎么出色,也不可能继承世袭爵位!事实明摆着,此时的贾环即使有上进之心,估计也被贾政如冷水般的话打击的完全泯灭了。
贾环在没有父爱的环境里,又受到来自贾府执事集团的打压,周围又都是如赵姨娘般自私卑鄙的人,他从小面对的都是人性中的丑恶,接触到的都是冷漠和虚伪。于是,他自发的反抗也不由的效仿赵姨娘的反抗模式——用卑鄙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贾政对于自己的儿子,根本没有言传身教,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只是一味的苛责。听到贾环的谗言,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让贾环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还未经证实就对宝玉采取大棒政策,使贾环尝到诬告的甜头,从而更加向着奸邪之路前行。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贾环之所以成为一个手段恶毒心地卑劣的人,贾政绝对难辞其咎。
母亲的教育
所谓“姨娘”,是赋予被主子收入房内的丫环的称呼,也是封建上层社会腐朽的一种特殊表现。赵姨娘在贾府中名主而实奴,处于一种半主半奴的特殊社会地位上,所以,凤姐的几句话,倒能概括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也不想一想是奴儿,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贾环第一次出场是在“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一回。贾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回家本来承望着能得到母亲的安慰,不想赵姨娘听了贾环的遭遇,并不心疼安抚,却像泼妇一样骂儿子是“下流没脸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把儿子当作自己争宠夺势的筹码,眼见儿子偏是一副不成才的样,赵姨娘还要随时替他收拾残局,更不见得能分出母爱来抚慰这不争气的儿子。她虽是贾环的亲生母亲,却心底狭隘,恶毒自私,更加身份低微,没有什么修养,自己尚且如同泼妇一般,哪里能教贾环什么好,就只会挑唆他闹事,贾环因闹事挨了打,赵姨娘又不能出面为他作主撑腰,最后倒霉的总是贾环。
作为母亲,赵姨娘对贾环的深刻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赵姨娘对宝玉和王熙凤是又嫉又恨,无时无刻都在想着用个什么法子陷害他二人,最好能把他俩弄死,好让自己唯一的儿子贾环成为贾府爵位的继承人,在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中,赵姨娘就用五百两银子请马道婆做法,想要彻底除去这两个眼中钉,她是这么说的:“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在宝玉二人弥留之际,赵姨娘见到自己愿望即将达成,竟然得意忘形,对贾母说出了真心话:“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贾母马上喝道:“你愿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
贾母老于世故,她所代表的是整个封建制度的上层统治者,赵姨娘的心思哪里瞒的过她,她这样说,不仅仅是对赵姨娘的警告,甚至是最后通牒——就算宝玉真的死了,贾府的家业也不会落进你们这起奴才手中,你别做春秋大梦了。贾环在这点上受她影响最大。在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中说“贾环素日原恨宝玉,如今又见他和彩霞闹,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毒气。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今见相离甚近,便要用热油烫瞎他的眼睛。”他素日恨宝玉大部分都是受赵姨娘的影响,如今“这恨已经不是孩童间的小打小闹,文中他不是要烫一烫宝玉就算了,而是存心要烫瞎他的眼睛。想贾环那时不过十一二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如果不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无论如何也不会对自己的兄长产生这么歹毒的想法。”
还有上文提到过的贾环在贾政面前诬告宝玉因奸不遂,逼死人命。也无疑是受了赵姨娘的影响。赵姨娘从来是有事没事都要寻找机会中伤诋毁宝玉的,她的举动让贾环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如何不择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贾环的种种行为的背后,不难看出效仿赵姨娘的痕迹。
其实遍读红楼,大家看到的赵姨娘是一个自私,浅薄又恶毒的女人,简直一无是处到了极点。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有不断对掌权者进行反抗,她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掌权者,脱离卑微的地位带给她的那种痛苦与折磨,使她不必再低着头看着别人眼色做人。在魇魔法姊弟逢五鬼,大闹怡红院等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赵姨娘的刻毒卑鄙,我们更能看出她为了对权利的那种渴望。她完全没有给予过一双子女任何母爱,不能说她有什么野心,她的一切对于权利的欲望都只是因为在姨娘这个位置上,她受到了太多打压。赵姨娘没有受到过什么教育,她并不知道她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直觉的通过不断的破坏,玩一些阴险的招数,表演一些拙劣的把戏,作出一些可笑的抗争。她注定是失败者,因为她不可能战胜整个封建制度。
而贾环就在赵姨娘身边看惯了她种种所作所为,母亲没有做一个好榜样,又没人给予妥善的引导,于是贾环从幼年时就已经向着奸邪卑劣的道路前行。有时候想想,贾环还不比探春,探春至少从小还被贾母带在身边教养,得享一些天伦之乐。和贾环比起来,贾宝玉何其幸运得到那么多人的关爱。于是,更加觉得贾环其人让人嗟叹。孩子何其无辜,却无端成为利益的牺牲品,成为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畸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