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是什么意思?日本人以前叫中国人为支那人难道仅仅只是尊称?
“支那”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高僧按照音译就把chini翻译成“支那”或“至那”。比如《大唐西域记》就有一段记载:“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宣,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至那”即“支那”。不过在古代,国际交往没有现在这么频繁,“支那”一词也就没有什么褒贬之义。后来梵语chini传播到欧洲,很多欧洲语言纷纷用类似的读音指称中国,如拉丁语中的Sinoa,英语的China,法语的Chine。
1912年清朝灭亡而中华民国成立,日本人不能再称“清国”,却不呼正式国号而只用“支那”一词。有人认为“支那”是“秦”的谐音,或是英文
China的音译,这一词汇原无恶意,然而在“中国”有正式国名时却称别号,本身就是轻侮态度。
当年的日本侵略军踏上中国土地,驻扎于华北的日军定名为“北支那驻屯军”,卢沟桥事变后扩大为“北支那方面军”,其进攻华中的日军则命名为“中支那派遣军”。直至1945年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率军投降时,其头衔还是“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官”。
此战之后,日本举国震动,全体国民沾沾自喜。强大的邻居已经盲了双眼、断了四肢,不再是那个四夷之中的天朝了。多么压抑的民族情绪爆发出来就有多么疯狂,从此日本人谈及支那都没有好话,轻则讥诮讽刺,重则侮辱谩骂,支那也慢慢变成了对中国的蔑称,特别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汉人抛开了脑袋后面的辫子和满清的管制,完全改头换面,重新做人,更对这样刻意为之的轻蔑感到愤怒和抵触,支那二字的本意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