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案中李鸿章做了什么
晚清时期,屈膝列强的清政府麻烦不断。1870年,清政府又不幸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麻烦,天津教案中包括领事在内的20余名外国人被民众杀死,法、俄、英、美、意等列强纷纷以武力恫吓要求得到最好的处理。清政府派去的曾国藩判决虽然没有惹怒列强,却惹怒了中国一大片民众官员,压力之下,曾国藩被调走由李鸿章接手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李鸿章的判决跟曾国藩其实没有差多少,然而却给他带来不错的评价。这不得不归功于李鸿章杰出的外交能力,经过他的斡旋,俄国一方只要求经济赔偿,判决结果减到16名死刑犯。对于这16名死刑犯,李鸿章心想反正洋人不知道他们的样子,便采取了油滑耍赖的方式执行死刑,他事先偷偷派人将原来就关押的死刑犯顶替掉这些天津教案里的犯人,凑够人数执行死刑了事。天津教案李鸿章灵活变通的判决处理既压制了西方列强的怒火,又同时平息了国人汹涌的愤慨,这才为清政府结束了一个大麻烦。
相较于曾国藩的实事求是,天津教案李鸿章的表现与其出色的外交手腕名副其实,细节的灵活处理让李鸿章和前者的口碑有了天壤之别,曾国藩被同乡引以为耻,为时论所批,然而李鸿章力所能及保存国家尊严与和平的妥善方式让他扬名于民,不久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顶峰。
李鸿章在天津教案中的贡献
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确实很倒霉,此事件绝对是一个毁人的大坑,不管哪个进去都会惹得一身脏。口头爱国大家都会,其实曾国潘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好官员,如果与他们真正打起来中国那点儿家底,根本没办法与列强们硬拼。国藩背负着历史罪人的重担离开了,而剩下的事情由李鸿章负责处理。李鸿章天津教案中,他比曾国潘幸运很多,其实他对此事件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李鸿章图册
因之前的处理意见已经得到了双方的认可,李鸿章要想对其有较大的改变也是不大可能的。李鸿章在天津教案中主要战略就是在细节上与他们讨价还价。李鸿章对外交交际能力这是不容置疑的,很多外国人称他为“无冕之王”。李鸿章抓住了个好时机,
当时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在处理教案中也希望越快越好,通过他的不断周旋,俄国只要求经济赔偿,不要求人命抵偿。所以李鸿章天津教案中,捡回了几条中国人的命。对于其他犯人行刑的时候,李鸿章的暗箱操作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暗地里让已经判了死刑的十几个囚犯前去顶替了被判死刑的人。
李鸿章天津教案暗箱操作这招很管用,当时洋人根本就没有弄清被判的是哪些人,所以说只要人数对了就行。李鸿章的这些“小动作”,当时给他带来了很不错的口碑。不管是广大群众还是地方官员,都非常信任他。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不久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顶峰。
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做了什么
1870年发生在天津的一场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将曾国藩卷进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中。曾国藩天津教案中的表现使他成为了民众们发泄愤怒的对象。天津教案的主要相关人员是天津望海楼教堂的天主教徒和当地的民众。
天津教案是因天津民众和天主教堂的人员发生的冲突而起。为了反对天主教肆意宣扬的宗教思想对中国民众的迫害,天津民众和天津望海楼教堂的人员发生了武力冲突,致使教堂里的十余人被杀。对天主教会进行武力庇护的法国带领军舰来到天津,向总理衙门提出抗议,要求公正解决此事。曾国藩被派为代表,全权负责此事。曾国藩天津教案从此成为一个标签,深深刻在人们心里。
考虑到当时的时局,曾国藩天津教案的负责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尽量避免和法国之间的战争。在此考虑下,曾国藩在天津发布了《谕天津士民》一文,旨在对天津人民加以指责规劝。随后,在法国代表的要求下,判十八个中国民众以死刑。同时,曾国藩还对有关官员做出了判决,革职的革职,流放的流放。曾国藩用一命抵一命的方式,希望天津教案就此完了,从此天下太平。但是天真如曾国藩,他在天津教案中的做法虽然平息了法国的怒火,却没有照顾到中国民众的心情。天津的百姓们更是对他加以指责,曾国藩在痛骂声中,自责内疚,一年后郁郁而终。
天津教案背后有什么真相
天津教案是同治九年发生在天津的一起当地民众和教会之间的冲突。在冲突中死去的十几个天主教徒使事态进一步恶化,法国决定对中国诉诸于武力。为了息事宁人,曾国藩对挑起事端的天津民众给予了严重处罚,甚至还判以死刑。那么,天津教案真相是什么呢?
天津教案配图
欲知天津教案真相,就要从头说起。同治九年,也就是1870年的那个夏天,在天津经常有儿童莫名失踪。当时的育婴堂成了被怀疑的对象,望海楼天主堂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一时间谣言四起,民众反教的情绪高涨,后来和教堂人发生了冲突,并发生了流血事件。在武力冲突中,十名修女和两名神父被杀,另外还有五名法国人,三名俄国人,三十多名中国的天主教信徒。天主教会在天津的包括望海楼天主堂在内的几座教堂也被摧毁。愤怒的天津人以宗教害人的理由,还把英美传教士开办的四座基督教堂也烧毁了。这就是天津教案真相的来龙去脉。
造成如此大的外交问题,受到伤害的以法国为首的七个国家公使来到天津的总理衙门要求讨回公道。直隶总督曾国藩被派出来调查此事,并与法国方面进行交涉。为了粉饰太平,曾国藩答应了法国方面要处死中国方面有关人员的无理要求。一时间,民怨沸腾。迫于舆论压力,清政府又派出李鸿章解决此事。最后以十六人的死刑告一段落。
清朝晚期天津教案始末揭秘
清朝同治皇帝年间,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天津民众为反抗外来教会的压迫,被迫进攻教会机构,最终导致了数十名外国教徒被杀。事件结束后,清王朝受列强压迫,不得不将犯案的民众处死,处置相关官员,这也造成了人民群众的不满,那么这件惨案的究竟是为什么发生的呢?天津教案始末又是怎样的呢?
1870年,由于天津当地不断发生儿童失踪事件,而教会的育婴堂也有几十名儿童死亡,这造成了民众认为是这些外国教徒杀死了这些孩子,天津人民去县府告状,知县带着民众前去问罪,但是法国人却开枪打伤了知县的仆人,这引起了天津民众的强烈不满,因此民众在激愤之下杀死了修女等教会机构的人员。外国教会人员的死亡引起了西方列强的不满,他们决定用武力镇压,清政府为了避免与外国军队开战,派曾国藩前往天津调查发现育婴堂并未拐卖儿童,因此清政府下令杀死了数十名闹事的天津民众,最后经过李鸿章的交涉,最终杀死16名天津闹事民众,将天津知府和知县革职流放,并赔偿英美法俄等列强,最终案件才得以平息,这就是天津教案的始末。
朝廷官员及百姓对天津教案始末的了解,因而对清政府处理天津教案事件感到不满,民怨沸腾。案件了结之后,清政府专门派了崇厚前往法国,向法国道歉,才使得天津教案真正平息。
天津教案的过程介绍
众所周知,在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外来民族的入侵,统治者实行封闭的统治管理,以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在后来外国列强强迫中国打开大门之后,许多外国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教会文化就是其中一种。而因为教会所起的冲突也逐渐增多,比如说天津教案。那么天津教案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天津教案配图
据悉,天津教案的过程十分复杂,牵涉人员也十分多。在当时,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签订之后,教会也开始登堂入室,进入我国内地。最开始是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区。当时的教会在天津建造教堂之后,广泛进行宣传,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吸纳群众,作为自己的教徒。而随着教会人员逐渐发展壮大之后,又建造了育婴堂。其主要功能是抚养教徒的婴孩,使他们受到教会的熏陶,长大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天主教徒。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教会人员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而进一步调查发现,许多法国教徒有虐待婴孩的行为,这使中国教徒感到十分愤怒。更可恨的是,法国教徒还参与拐卖儿童,令人震惊。
于是民众自发跑到教堂前面跟他们理论,而教会人员却拿起枪射杀了很多群众。此后,英国和美国等国家联合起来找清政府理论,并要求赔偿。而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最终选择了妥协,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并且赔偿白银五十万两,还处死了许多无辜的群众。综上所述,天津教案的过程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