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他说过的这七句话,让后金士气大振,接连大捷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薪宾县)举行登极大典,自称“承奉天命覆育列国英明汗”,定国号为后金,建元天命,隐喻有天命所归的意思。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明朝立刻感到这是一大威胁,于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限制,例如利用叶赫部干扰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停止贸易,挑起边界纠纷等。

  (七大恨原文)

  天命三年,即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叙我起兵之由,明我奉天之意”,庄严向全军宣读“七大恨”,对天发誓:发军征明,自此与明廷誓不两立!第一恨为明军“无故生衅于边外”,杀其祖父觉昌安与父亲塔克世。第二恨是明朝违背誓言,“遣兵出边,护卫叶赫”。第三恨系明臣背誓,指责建州擅杀出边采参挖矿的汉民,逼令建州送献十人斩于边上。第四恨,乃明朝“遣兵出边,为叶赫防御”,使叶赫将其许聘与努尔哈赤及其子代善之女“转嫁蒙古”。第五恨是明廷遣兵,驱逐居住柴河、齐拉、法纳哈三路耕田种谷的女真,“不容收获”。第六恨为明帝听取叶赫谗言,遣人持函,“备书恶言”,侮辱建州。第七恨是明廷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经并吞的哈达地区。

  (努尔哈赤)

  “七大恨”阐述了后金的“起兵之由”,表明了其“奉天之意”,不仅是告天告民的誓言,更是一篇出师的檄文、与明朝公开决裂的宣战书。在清入关前历次与明朝的重大战争中,努尔哈赤、皇太极乃至多尔衮,都曾以“七大恨”告天示民,激励士气。然而在《明神宗实录》中,山东巡抚使王雅量则认为努尔哈赤七大恨告天的真实用意不过是为实现个人野心而借题发挥的种种借口,只不过是为他主动挑起战争找一个看似恰当的理由,借由此挑起女真人的民族情绪。

  但是不管怎么说,“七大恨”的提出,是明清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是后金对明公开决裂的一面旗帜,此后,后金一举攻占了抚顺、清河诸城。天命四年萨尔浒一战,努尔哈赤大败明朝四路合围之兵,大获全胜。双方关系从此改变,后金开始由守转攻,两年后连克辽阳和沈阳,占领大片疆域,为问鼎中原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