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比起皇帝更适合做诗人的李煜对词有什么贡献

  从李煜的生活经历和诗词可以分析出李煜的性格特点。后来人评价李煜时,都持有不同的意见,毕竟人无完人。身为个体,有长处就有短处。首先,李煜是位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的人。李煜小时候对文学诗词有很浓厚的兴趣,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李煜在诗词中自成一派,后人认为李煜词清丽朴实,风格独树一帜。

  除此之外,李煜还擅长书法和书画,在这两个领域中都有很高的建树。李煜画的竹子直挺有意境,深得书画家推崇。

  其次,李煜还是位多情善感的人。李煜一生共有诗词三十多首,前期时李煜主要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宫闱生活的绮丽多姿,展现了南唐后期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情感。李煜后期的诗词主要抒发了自己对以亡南唐和百姓的思念之情。李煜的诗词既能体现小爱,又能展现大爱,以此体现出词人是位多愁善感的人。

  后人评价李煜说,他是一位成功的文人,却是一位失败的君主。李煜优柔寡断,让他在处理政事上平庸无奇。李煜身上具备了浓厚的文人气息,缺乏豪迈大气的武将之风,文兼武治方能治天下,但在李煜本是一位反对战争的人,他的军事能力也比较薄弱。除此之外,李煜常年和后宫妃子玩乐生活,很少体会民间疾苦。加上,李煜推崇佛教,整日醉心于专研佛家道义,无暇顾及朝政。最终李煜失去了南唐。

  李煜和李世民

  李世民和李煜虽然都姓李,但是俩人没有血缘上的关系,李煜根本不是李世民的后代。话说,南唐政权的建立者名为李昪,是江苏人士。李昪自幼就是一个孤儿,杨行密在战乱中收养的李昇。不久之后,杨行密手下大将徐温将李昪收养,改名为徐知诰。

  唐代末期,杨行密占据淮南,徐知诰跟随养父徐温讨伐杨行密。徐知诰立了很大的功劳,于是封任徐知诰担任昇州刺史一职。徐知诰成为昇州刺史后,在职期间兢兢业业,将昇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的拥护。公元915年,徐温为封任为齐国公,不久之后,徐知诰也被提拔成为润州刺史。徐温的亲生儿子徐知训在扬州,掌握着朝政大权。

  公元918年,徐知训被朱瑾杀害了,徐温让徐知诰代替徐知训担任淮南节度副使等职位。徐知诰到了扬州任职后,只将军事大事禀告养父徐温,朝政大事一律自己决定。期间,徐知诰借用职位之便收买了很朝中人士,并且任用了很多贤能之士商讨减轻百姓的赋税措施。公元920年徐知诰身兼多职,吴国国主杨溥封任为齐王。公元937年徐知诰将吴国国主杨溥废掉,自己掌握朝政大权,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齐。第二年,徐知诰自称自己是唐玄宗儿子永王璘的后代,于是改姓李,名为昪,并改国号为大唐,后人称为南唐。

  李煜是李昇的后代,李昪和李世民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李煜和李世民也没有任何关系。

  李煜和纳兰容若

  李煜和纳兰容若经常被世人拿来对比,究其原因,俩人的词风和身世颇为相似。梁启超曾说:“容若小词,直追李主”,这句话肯定了俩人在词风上的相似。李煜生活在南唐,纳兰容若生活在清朝,俩人相差了700多年,但是俩人的词作经久不衰,成为后世典范之作。

  从身份来看,李煜是南唐后主,纳兰容若是清朝相国的儿子,身份地位极其显赫。身份上带来的禁锢,让俩人渴望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除此之外,李煜和纳兰容若的词都流露出很多伤感之情。以李煜后期的词作来说,在经历过亡国的伤痛之后,李煜的词风偏向沉郁和内敛,和他前期的词,完全是两种意境。纳兰容若的丧妻之痛,成为了他词风的分界线,经历过伤痛后的纳兰容若,用朴实的语言,娓娓道出了对亡妻的思念,词句直抒胸臆,表达出词人复杂的内心状态。正是因为俩人各有各的伤痛,才能淋漓尽致地将心中感情展现和刻画出来。纳兰容若和李煜后期的词作清丽婉转,道出了世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感,俩人因此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词人。

  俩人生长的环境不同,所以前期的词作大不相同。李煜从小就生活在宫闱之中,与他朝夕相对的是宫人,所以李煜早期的词风艳丽,以描述男女之情、宫廷生活为主要内容,比如李煜曾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描绘了宫廷舞宴盛况。纳兰容若早期的作品中,涵盖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词风磅礴大气,表现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比如《风流子秋郊射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