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吴三桂打仗打了那么多年,他的军费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

  还不知道吴三桂打仗的军费是怎么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从明朝末年开始,吴三桂就一直在打仗,投降清朝后,打得更狠,由北往南,军队一直打到缅甸,挑翻许多对手。康熙年间,朝廷下令撤藩,吴三桂起兵造反,扯起反清大旗,再次陷入一场恶战。毋庸置疑,打仗需要军费。

  尤其是像吴三桂这般经历长久战争,期间需要补充大量兵员、物资,才能保证军队得以维持。明朝末年的时候,像吴三桂这样驻扎在边境的军队,军费来源主要依靠朝廷划拨,以及士兵通过屯田的方式,开垦种植土地,获得军需物资。

  按照原有规划,在这两项收入支持下,边境军队本不该缺少军饷。但是,明朝后期,国库缺钱,士兵开垦的土地又被大肆兼并,军饷日益减少。即便加征赋税,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晚明时常有士兵因为缺少军饷闹事。吴三桂后来降清,军队中没有太多人反对,除了因为李自成占领北京,逼死崇祯外,更大缘由在于军饷短缺,士兵早有怨言。

  投靠清朝后,吴三桂开始率领军队征战。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再到明朝军队,吴三桂在打仗的时候,比清朝更狠。

  这个过程中,吴三桂不仅军队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而且,军队的数量也有所扩充。在吴三桂军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昔日张献忠和李自成的部下。他们都是久历战场的老兵,不是那些临场怯战的新兵能够相比。

  但他们也很现实,如果没有军费,那谈什么理想,都会被当成冠冕堂话的大话,不会有人相信。清朝当时也确实需要吴三桂支持。八旗确实能打,可数量实在太少。

  先不说如何攻占,仅是打完后的驻守问题,就是八旗军无法克服的难关。吴三桂又是四处征战,不可能在某个地方开垦荒地,补充物资。所以,吴三桂的军费只能全部由清朝承担。这笔军费数额很大。

  以顺治十七年为例,当时朝廷给吴三桂划拨的军费达到900多万两白银,而当时清朝全国正赋收入只有875万两白银。等于说清朝把全国赋税都拿出来,尚且不能满足吴三桂的需要。而且,这不是一两年就能满足,吴三桂长期向朝廷要钱,清朝还不能拒绝。

  清朝财政短缺的情况,一直没有解决。到康熙初年,还是个头疼的难题。吴三桂如此饕餮巨口,清朝也无法满足。要是长期拿出那么巨额的军费交给吴三桂,清朝其他事情都不用办了。况且,随着天下平定,吴三桂在清朝心中的分量开始逐渐下降。

  清朝有意削减军费,下诏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裁军。可是裁军令在吴三桂管辖的云南内,执行起来却很困难。不过,对于吴三桂来说,他能这么多年不倒,并在云南扎稳根基,自然有他的本事。

  吴三桂是个懂得给自己留活路的人,当年清朝屡次拉拢,甚至派出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吴三桂虽然拒绝,但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并没有把话说死。到了天下平定,三藩肯定会遭到打压,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可是,打压到什么地步,这又是另一层说法。

  吴三桂想像明朝沐家那样世代镇守云南,可朝廷是否同意就是两说。所以,他一直保证军队训练,并且在朝廷提供的军费外,给自己筹集其他财政收入来源。当时清朝授予吴三桂极大的权限,某种意义上来说,吴三桂就是云南的土皇帝。

  他把云南的大小财政收入都抓在自己手中。而且就像国家一样,不仅征收赋税,跟其他地区贸易,而且还自己铸钱。跟其他手段相比,铸钱才是赚钱的真正高明手段。

  云南本来在当时就是全国重要出产铜矿的地方,铸钱十分方便。而且吴三桂又掌握有复杂的翻砂铸钱技术,铸造出来的钱币数量多,版本多样,形制复杂。这些对于云南经济恢复,贸易往来有极大好处。因为清朝一直没有同意在云南设立铸钱局。

  如果吴三桂不私自铸钱,云南经济在当时根本发展不起来,更不用说提供军费。正是有新财政的支持,在康熙撤藩,拿掉吴三桂军费时,吴三桂仍有力量跟清军搏斗。当然,也只能是搏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