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为何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唐朝皇帝不知道吸取教训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藩镇割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代中期的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极大,藩镇节帅自行任命节度使,自择将吏代己,部将自代,以致节度使形成“家族化世袭”,这是唐廷最不愿承认的现实,也是节度使权力无限膨胀的最高形式。安史之乱后,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对于唐廷来说,“安史之乱”无疑是一个突发事件。憧关失守更是玄宗挥之不去的梦魔,其在未作任何军事部署的情况下仓惶逃离长安。当时“江山阻险,奏请路绝”,唐廷和地方州县的联系断绝,整个唐王朝陷入“无政府”状态。为了应对这一危局,唐玄宗在入蜀过程中在内地设置了河南、河中、山南东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等多个藩镇,一些由皇子遥领。企图通过在内地推行藩镇体制,赋予地方更多的政治、军事自主权,来对抗安史叛军。肃宗灵武即位后,继续推进内地的“藩镇化”,以达到“以藩制藩”的目的。为了加强关中地区的军事安全,为了遏制安史叛军在河南战场的攻势,设置了汴滑、郑陈、淄青平卢等镇;为了阻遏安史叛军南下江淮,又设置山南东道、淮南西道等节度使;为了加强对江淮地区的控制,保证江淮的财赋输入关中地区,肃宗又设置了淮南、浙江东道、西道等节镇。
根据笔者统计,肃宗时期在内地增设的藩镇,包括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经略使等,数量多达40个。由此可见,肃宗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实行的“以藩制藩”的政策,在内地大量设置藩镇。在关内、河南、山南、江南四道设置的藩镇数量最多,主要目的是阻止安史叛军向这些地区的蔓延和渗透,以及稳定这些地区的局势;淮南、河东、剑南三道设置的藩镇则很少,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在安史之乱期间较为安定。由于吐蕃的侵逼,代宗将安史叛军残余势力安置于河北地区,形成所谓的河朔诸镇。安史之乱后的藩镇数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因为增加藩镇相对容易,罢废藩镇则较难。
代宗时期的藩镇数量变化,体现了代宗时期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即极力稳定藩镇形势,这一时期的藩镇数量并没有大幅度增加。
唐德宗统治时期,由于建中削藩战争和“奉天之难”,藩镇的数量变化幅度很大。德宗建中削藩战争中,为了对抗河朔三镇、李希烈的淮西镇以及李正己的淄青镇,通过调整河南地区藩镇数量和辖区进行军事布局,因此河南地区的藩镇多有增废。“奉天之难”中,唐廷为了应对朱溉之乱和李怀光之叛,又在关内地区设置了一批新的藩镇,但是战后多被废弃。德宗统治时期,藩镇数量极度膨胀,增加了25个藩镇。
唐朝无可奈何的设置大量藩镇,终于积重难返,最终走向藩镇割据的灭亡之路,安史之乱,吐蕃进攻,奉天之难三次劫难让唐朝没有办法,只能饮鸩止渴,最终作法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