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深因搜刮民脂民膏被降职,为何成了百姓眼里抢手的“香饽饽”?
魏德深因搜刮民脂民膏被降职,为何成了百姓眼里抢手的“香饽饽”?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隋朝大业年间,河北重镇武阳郡衙门被一群破衣烂衫的百姓挤了个水泄不通,代摄郡务的郡丞元宝藏还没见过百姓打官司的热情如此高涨。自从皇帝派遣百万大军远征高句丽,官府对百姓的征发一日重于一日,很多青壮年都唱着《无向辽东浪死歌》落草为寇去了,剩下的老弱妇孺对官府也是避之不及。可现在他们非但不怯懦,反倒理直气壮地捧出耀眼的黄绸。
元宝藏见过大场面,知道那是皇帝诏书的样式,慌忙要下座接旨。正在这时,人群后边又冲来群气势汹汹的百姓,为首的人掷地有声地吆喝:“一定是假诏书!”听到这话,元宝藏悬起的屁股又落了座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元宝藏一番推问,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原来两拨人分别来自治下的贵乡、馆陶两县,他们此来目的一样—要回县令魏德深。
这下元宝藏糊涂了。这时正值兵荒马乱、中央政令不行,各地县令纷纷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百姓加捐加税,他手下的那些县令无一不在搜刮民脂民膏,这种人离任时家家户户恨不得烧纸送瘟神。而魏德深并非科班出身的明经先生,不过是因为出身世家,当了隋文帝的送葬挽郎才走入仕途。这种人有什么道德操守,到任后还不把地皮刮净了?怎么在两县百姓眼里就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他忽然记起邸报上说皇帝派出的整风特派员就要巡视武阳,于是不动声色地命众人到钦差行辕告状,将这个麻烦蛋一脚踢开。
其实元宝藏要是能多下去走走,就不难发现百姓的热情为何如此高涨。魏德深初任贵乡县令时,恰逢隋炀帝首征高句丽失败,急于挽回面子的隋炀帝发了疯似的严令各州县修饬刀杖,制备甲胄。平时萎靡拖沓的各级基层政府听说有利可图,马上行动起来,无数虎吏狼差挨门挨户地催逼,用百姓卖儿卖女、家破人亡的“绝户钱”换来衙门堆积如山的物资。只有贵乡百姓不为所扰,因为魏德深没有敲剥小民,而是将备办的任务按能力大小分配给了当地富户。这样百姓不受害,富户不吃力,唯一不爽的就是没法浑水摸鱼的衙门官吏。对这些人,魏德深三令五申,严禁他们借机肥私。结果,贵乡贡献的军需质量均为武阳之最,元宝藏还以为魏德深捞了不少好处,为他没有给自己送回扣生了暗气。
后来魏德深调任馆陶令,这完全是元宝藏在挟私报复——贵乡是武阳郡郡治所在,属于一郡首县。魏德深有功不赏反被穿小鞋,贵乡县炸了锅,百姓在街上痛哭流涕,毕竟,在如此乱世,爱民如子的清官实在罕见。马上,“进京告御状,挽回魏大人”的提案得到了全县认可,一行人马不停蹄地向心中最后的希望所在—京城飞驰而去。
与此同时,大仇得报的元宝藏却并不快乐,他接到密报,自己在馆陶县的眼线加“白手套”、闲住员外郎赵君实失踪了。其实,赵君实是躲在了家中的密室里,因为他怕接到无数告密信的魏德深会先拿他开刀。元宝藏更怕不讲情面的魏德深拔出萝卜带起泥,恰好求来御旨的贵乡人和馆陶人展开了激烈的“魏德深争夺战”,于是他赶紧派人到整风特派员处疏通,“民气可用”“民心难违”的场面话不知说了多少,再加上有如假包换的“圣旨”打底,整风特派员大笔一挥,又将魏德深派回了贵乡。
这下贵乡、馆陶两县百姓立刻阴晴互换,贵乡百姓载歌载舞、杀猪宰羊沿门祝贺,馆陶百姓却哭得昏天黑地。特别是告过赵君实“黑状”的百姓,如今看到他又在街上耀武扬威,害怕被报复,决定用脚“投票”,几百家人组团迁到了贵乡,寻找“魏德深式的幸福生活”去了。
眼看财源平白溜走不少,元宝藏恨魏德深恨得牙根直痒,正好留守洛阳的越王遭到了李密瓦岗军的围攻,吓破了胆的越王立马严令附近州县发兵勤王。元宝藏以魏德深曾击败流贼、保住贵乡为由,力荐他上前线,然而仅拨给他民夫一千,让他到洛阳去光荣送死。魏德深前脚刚走,眼见隋朝气数已尽的元宝藏便投了瓦岗军。这下,魏德深的一千勤王兵真正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军,不过直到魏德深战死沙场,他手下的士兵也没一个溜号。他们明白,这个县令是乡亲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抢回来的,无论如何都要“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