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女皇武则天对唐朝的四大贡献
武则天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热议,是因为他敢于打破常规,打破千年来的铁律,她的勇气和决心是无与伦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武则天对大唐都有过哪些贡献。
武则天是中国
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门阀贵族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称帝后改名为“曌”,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第一、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民间野史在形容一代女皇武则天时,总会抛出一个叫“荡妇”的鄙夷词,赵炎以为,这是不公平的。在正史中,除了在其82岁时,即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著名面首),逼迫武则天退位之外,未见其他任何有关武则天淫荡的记载。按照常识来说,一个82岁的老太太,要面首干吗?或者再往前推15年,即武则天正式称帝的载初元年(690年),那她也是67岁的女人了,即便换做是今天,67岁的女人,在床上还有欲望吗?
因此,武则天的心中有所纠结,也就在所难免了。她在与名臣狄仁杰的一次谈话中,表达了这样的抱怨情绪:“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臣轨》),翻译过来就是: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无形的事物,耳朵聪敏的人能听到弦外之音。用白话说,就是:那些说闲话的人,难道都是瞎子、聋子、傻子?他们没看到我已经是个老太太了?他们没听出有些人有些话是别有用心?
综合近现代某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作为女强人的武则天,性欲强是可能的,但冠以“荡妇”头衔则是万万不能的。“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唐享昊天乐》)充其量她也就做做春梦而已。
性欲强是生理因素,她自己做不了主,就好比人的头发变白,纯属自然现象。而“荡妇”的行为体现在外在上,是到处留情,是乱来,为传统文化所不容。别说是武则天了,任何一个女人听到“荡妇”这个词,心里都不会好受。
武则天的第一个心结:重视文化建设与普及,到头来却被说成是反文化。武则天主政时期,科举制度发展得最为完善,她用人从不看门第出身,更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文化和从政的才能。连史学家沈既济也说“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难道是吹的?说武则天反文化,确实让人纠结。
武则天性欲强,或许跟遗传有关。据史料记载,其母杨氏,一说名牡丹,号太真(或太贞)夫人,就是一位性欲超强的女性,善采阳补阴之道,“暮年常与少儿游”,九十二岁方别离人世。如果这则记载属实,武则天也是有理由纠结的:白天不知夜的黑,事情不落到自己身上,谁也不知难。面对高科技的DNA,她是经过了痛苦的内心斗争才接受自己的,换个人试试?
还有一则现代的研究成果,或能给武则天的纠结带来第三个理由:女性性欲强烈,与早年不恰当的性活动(如乱伦)有关。
武则天的前夫是李世民,比她大数十岁,属爷爷辈的,后来做了自己的公爹,乱伦迹象明显。随后不久出现的杨玉环,也有“荡妇”的名头,其修炼轨迹恰好与武则天相反,先做儿媳,后跟公爹做夫妻,但“不恰当性活动”则是一致的。赵炎认为,武则天可能会抱怨:这是我的错吗?李世民要娶我,我怎么能拒绝?不跟李世民,我怎么会认识李治?
第四个心结,跟猫有关。相传她曾将李治之妃萧良娣(萧淑妃)囚禁下狱,萧良娣对她的残暴行为恨之入骨,发誓说:“愿阿武(则天)为老鼠,吾为猫儿,生生扼其喉!”这话传到了武则天耳朵里,萧良娣当然不会有好果子吃。武则天也从此开始恨猫、忌猫,把养猫看做是“不祥之兆”,并下旨宫里一律不准养猫。那么,武则天为何惩治萧良娣呢?原因之一,就是萧良娣清心寡欲还能得宠。
这实在让人受不了。女人吃醋的根源,是爱拿自己跟别的女人比较,哪怕是一个不相干的女人,遑论萧淑妃还与自己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与萧淑妃一起受难的还有王皇后,她们几乎是同一类人,而她们攻击武则天的理由之一,居然就是“荡妇”,是可忍孰不可忍?从现代心理学的逻辑来理解武则天的心态,当被朋友或爱人冠以这样的称号时,她会承认这个称号多少不算冤枉,但依然会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是情敌也这么认为,那就只能是一个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