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才是乾隆皇帝亲爹?他可能并非满族人
在晚清天嘏所著的《清代外史》中,曾经详细讲述了这一奇案的来龙去脉:浙江海宁陈氏,从明末起就是江南簪缨大家,康熙时归降清廷,位至极品。当时雍亲王胤禛与陈阁老一家过往甚密。这一年恰巧碰着两家各生一子,而且同年同月同日,就连时辰都分毫不差。胤禛听说这件事后感到十分惊异,就让陈家把孩子抱去王府看看。但是等孩子送回来以后,陈家目瞪口呆的发现,自己家送过去的大胖小子变成了丫头。陈家掂量一番,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最后忍气吞声不敢声张。
而那个送入王府的胖小子,就是后来的乾隆大帝。
此后,这一事件又先后出现在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徐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和小说家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经过这些文学作品的渲染,乾隆是海宁陈阁老之子的说法越传越广,越讲越真。民间流传,当年乾隆登基后六下江南,四次住在陈家,目的就是暗中打听自己的身世。
而在海宁陈家,至今还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两块牌匾,其中一块写着“春晖堂”,于是就有人说乾隆写这块牌匾的目的就是要报答亲生父母春晖一般的深恩。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据史学家考证,乾隆是“以女易男”的说法根本靠不住,按照清制,旗人生子一定要报都统衙门,宗室生子一定要报宗人府,然后由宗人府专门奏报皇上。其中定制十分缜密。如果说乾隆是“以女易男”,从理论上来说,根本说不过去。
再说海宁陈家,陈氏父子叔侄,位极人臣,皆是事实。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住在陈家,也是事实。但是乾隆南巡是为了仿照祖父康熙皇帝,意在炫耀自己统治下的国力。第三次南巡以后,乾隆连续四次都去了海宁,他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去探望“亲生父母”,而是视察当时耗资巨大的越中第一保障——钱塘江海塘工程。
而乾隆住在陈家也很好解释。陈家是三朝宰辅,在海宁当地是数一数二的望族,出了陈家,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地方来迎接乾隆了。
那么至于陈家留有乾隆御书的“春晖堂”牌匾,经过专家考证为康熙所赐,并不是乾隆亲笔所写。而民间传说中乾隆南巡中召见陈家子孙,并“升堂垂询家世”,更是无稽之谈。在清代正史及野史中均无记载,
而诸多野史文学作品中的描述,也并不难考证,在清末民国那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浪潮之下,许多文人墨客竭力诋毁清朝皇帝,到处宣扬清宫秘闻。《清代外史》就是这么一部作品。但这些明显带有感情宣泄味道的野史,并不等于事实。而通俗武侠小说的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根据野史,又增加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情节,这些没有事实依据的杜撰也更让清朝“狸猫换太子”这一奇案越加的扑朔迷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