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基本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为什么二世就亡了?

  16世纪末--17世纪初,日本的战国时代,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丰臣秀吉的家族,基本上完成了对日本大部分地方的统一号令。但就是这么一个从乱世中崛起的家族,为什么会在丰臣秀吉似乎迅速败落。最终二世而亡呢?

  应当承认,出身低下的丰臣秀吉能够成为统一日本的“天下人”,其励志人生和杰出才能值得肯定。不过,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期间和统一日本之后也犯下了一些致命错误。这些失误导致了这个政权的二世而亡,丰臣家族也落得了灭族的可悲结局。我们可以将导致丰臣家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列举如下:

  隐忍了大半生最终成为日本实际控制的德川家康

  1未能彻底击败自己最大的政敌德川家康,在政权内部埋下了一颗最大的定时炸弹。

  1582年本能寺之变后,丰臣秀吉迅速打出“为主公复仇”的旗号,占据了舆论高地。他也成功击败了明智光秀、柴田胜家、泷川一益等觊觎最高权力的竞争者,彻底掌握了旧主信长的江山。

  然而秀吉的专权引发了信长之子织田信雄的不满,信雄遂联合信长的忠实盟友德川家康与秀吉对抗。在1584年的小牧长久手之战中,实力占优的秀吉未能击败家康。虽然家康之后向秀吉表示臣服,但他从未真心对秀吉效忠。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被转封至关东的家康仍然是秀吉政权下最强力的大名,拥有250万石领地。家康也并未参加文禄·庆长之役,这令家康拥有了颠覆丰臣政权的实力基础。当然,秀吉对家康的潜在威胁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为了制约家康还设立了“五大老”合议制度,希望借助前田利家、毛利辉元、上杉景胜等有利大名的力量压制家康。但当时唯一能够制约家康的人只有前田利家,当利家于1599年逝世后,再无别人具备与家康抗衡的实力和资历。

  总之,在秀吉和他最倚重的顾命大臣前田利家相继逝世后,国内已经无人能制衡家康。家康才得以干预丰臣家内政、重新夺取天下。

  对朝鲜的长期战争反而削弱了西国大名的实力

  2丰臣秀吉贸然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征伐朝鲜,导致文治派和武断派的对立,也使忠于自己的西国大名实力损耗严重,削弱了统治根基。

  秀吉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也希望通过对外战争的胜利增加威望。他在1592-1598年之间,先后两次对朝鲜发动战争,都动员了数十万军队参战。但侵朝战争以失败告终,这不仅极大消耗了人力物力。战争中负责管理后勤的石田三成等奉行,又与直接作战的武将产生矛盾。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未尽职守,由此引发了文治派和武断派将领的冲突,使秀吉的统治威望受到极大影响。

  更重要的是,作为远征军的主力,参战的西国大名们损失惨重,而与秀吉不和的东国大名却几乎毫发无损。秀吉的侵朝战争也极大改变了国内的政治格局,削弱了他对地方大名的控制力,这也为秀吉逝世后大名之间的混战埋下祸根。

  丰臣秀次的死让秀吉失去了真正有能力的继承人

  3“杀生关白”事件导致丰臣家族的继承问题和政权的内部动荡,使秀吉失去了唯一有能力的继承人。

  秀吉为了保证自己亲生儿子丰臣秀赖的继承权不受威胁,强令已经出家的养子丰臣秀次切腹自尽,还将秀次一族几乎赶尽杀绝。此事也株连了许多大名。秀次之死对丰臣政权的负面影响极为恶劣。秀次作为丰臣家族中唯一的成年者和家督,具有较为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望。秀次家族被灭一事导致丰臣家族势力削弱。当秀吉逝世后,丰臣家族就陷入了完全没有本家支持的危险状态。

  另外,被卷入“杀生关白”事件且又令秀吉不满的大名,全部都在关原之战中加入德川方成为东军。除了在向朝鲜出兵时文治派和武断派的对立外,秀次之死才是丰臣家和丰臣家臣团决裂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导致关原之战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丰臣秀吉其实是在较为薄弱的基础上,强行完成了某种程度的“统一”。

  但正因为基础的薄弱,才让他更需要以非常急功近利的手段,去强化自己家族的绝对权威。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过度消耗了自己家族的脆弱根基。所以说,丰臣秀吉家族的败亡,也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