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史上堪比诸葛亮的曹操手下四大历史能人
因为一本三国演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成了军师、谋士的象征性人物,但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加上武功超强的张、关、赵、马、黄等猛将为何最终没能帮助刘备统一天下呢?而是让天天上当受骗,满地逃跑的曹操占了先机,最终由他所创建的军团实现了一统中国的大业(曹魏是灭了,但那只是政变,实际上最终三国还是曹魏的军队笑到了最后)。其实在曹操的阵营,在他的智囊团中,也不乏诸葛亮式的人物,今天我们说的荀彧、荀攸、郭嘉、贾诩这四大谋士。他们辅佐曹操统一北方,建立了殊勋,既替曹氏奠定了基业,他们的功绩也许并不比诸葛亮差多少。
郭嘉的智谋(确切的是争王霸天下的智谋术)在曹营是出类拔萃,他足智多谋,屡出奇计,替曹操规划灭吕布,破刘备,斗二袁,讨乌恒,为统一北方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郭嘉多谋善断在帮助曹操平定北方时多有功绩,郭嘉向曹操进言“急攻吕布”。“绍方北击公孙瓚,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身为骁勇善战一代名将,却在郭嘉言下被当作北征袁绍路上忙里偷闲顺手搞定的小角色,事实也证明,曹操“征吕布,三战破之”。英雄人物驰骋风云的外表之下究竟有几斤几两,都逃不过郭嘉明澈的双眼。就连陈寿也在《三国志。郭嘉传》中也大拍马屁,美言曰:“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赤壁若有郭嘉,怎使曹公至此耶?曹操对他的病故也是异常的悲痛:“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十一年间两封侯,遗计定辽鬼神愁。运筹帷幄决千里,江山已定尚温酒。
曹操称荀彧为“吾之子房”,每每出征荀彧留守后方,“常居中持重”。经常与曹操纵论时局,制定战略,起谋善计,无不言中,使得曹操的事业迅速发展。公元196年荀彧建议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着高棋。从此,曹操在政治上居高临下,天下无敌。公元200年袁曹官渡决战,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处于僵持状态。曹军缺乏粮食,使得曹操失去了信心,打算退军。多亏荀彧指出:“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还指出正是“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曹操深然其计,奇袭乌巢袁军屯粮,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荀彧从公元191年到213年,前后23年在曹操营垒中出谋划策,主持防务,举荐贤才,所立功勋,卓越无比。曹操曾高度评价荀或的功劳,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又说:“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可见他对荀彧的肯定。
曹操称荀攸为“非常人也”。曹操出征,荀攸为扈从军师,不离左右。曹操东征吕布,围下邳不克,孟德欲返,攸与之言: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破也。(不久擒吕布于白门楼)。白马之战,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袁绍引兵至黎阳,曹操欲北救刘延,荀攸日:“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至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廖廖数语,断送了颜良性命)荀攸连出奇计,荐徐晃截击袁绍粮饷,烧其辎重;与贾诩两人向曹操画计袭乌巢,大破袁绍军。曹操在官渡赢得胜利,荀攸为前线第一谋主。
曹操称赞荀攸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曹操视荀攸为社稷之臣也。
贾诩是在官渡之战前夕才纳入曹营的,大战开始袁绍围太祖于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曹操曰:“善。”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绍军大溃。贾诩最出名的就是用离间计把马超和韩遂的十万多西凉联军秋风扫落叶是的扫回老家去了,仅次一计就奠定的他在曹营的地位了,以至于连曹操选继承人都要问问自己,贾诩只说了一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一句话就把太子的位置给了曹丕,曹丕马上报答了他,贾诩的下场也是最好的。位列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