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如果没有隋炀帝杨广,杨勇能当个好皇帝吗?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氏的第二个儿子。从立太子角度上,他其实没有太大的优势,排行老二,不是长子。

  在他之前,哥哥杨勇在隋文帝登基后三天就被册封为太子。而在隋文帝临终之前,也想重新立杨勇为储君。

  有了隋炀帝道德败坏的反衬,大家似乎肯定杨勇是个“救世主”。

  如果没有杨广的陷害,杨勇真的能当一个好皇帝吗?

  杨勇的优点

  杨勇早在杨坚还是北周随国公时,就被立为世子。在隋文帝建国同年被立为太子。除了他是嫡长子之外,肯定也有出色的才能。杨坚从来没有想过让长子打头阵,他很明白既然已经决定要走上帝王之路。杨勇作为储备的国君,要保护在后方,学习定国安邦。杨勇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杨广打天下的时候,他在守城。

  在杨广征江南的时候,他在学为君之道。为了当一个好皇帝,他学习了二十年。能在父母手下当二十年太子,杨勇的优点应该也是瞩目的。他长得帅,不过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儿子都长得不错。这点虽然在政治上没有特别大的用处,起码第一面很有亲和力,手底下的人更愿意亲近他。

  颜值即是正义啊!他很好学,如果不好学,能学习二十几年为君之道吗?虽然这不是他的本心,起码他明白作为一国储君的责任。喜欢吟诗作对,为人温和,颇有情调。最主要的是他主张以人为本,以德治天下,颇有文景时期无为而治的味道。治理刚刚稳定下来的国家似乎是不错的理念。

  杨勇的缺点

  那么看起来还不错的太子杨勇,又为什么被隋文帝和独孤后废掉?真的仅仅因为杨广的陷害吗?不一定。

  杨勇最大的缺陷在于他率性,往小了说,他比较自我。而在父母眼里就是恣意妄为。杨勇不喜欢独孤后给他婚配的元氏,元氏是隋朝大将军之女,北魏皇族后裔,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元氏本身很有武将的豪爽和耿直,不会曲意逢迎,这种特点放在一个武将身上很恰当。作为太子妃,特别是杨勇这种风花雪月的太子的正妻,两个人就有些格格不入。

  没有共同语言,没有相同的脾气性格,三观不合。杨勇很难喜欢这位出身高贵,目空一切的妻子。这时候云氏出现了,云氏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歌女,会唱歌跳舞,抚琴奏乐。出身不高,却能曲意逢迎,投其所好。杨勇非常喜欢这个小妾,和她生了三个儿子。在古代或许算不了什么大事。明朝就特别喜欢选择出身不高的淑女进宫为妃,防止后戚干政的情况。

  但是在母亲独孤后眼里可真是要了亲命了。独孤后一生什么都可以容忍,唯独不能容忍男人对妻子的不忠贞。女人一生只能有一个男人,男人为什么一生不能只有一个女人?自己的丈夫隋文帝贵为天子,还和她一夫一妻的生活着。三宫六院全是虚设。杨勇作为儿子,居然敢左拥右抱?元氏刚烈,丈夫不喜欢自己,她就当丈夫不存在,直接跟婆婆打小报告。

  没过多久元氏一病就死了,从生病到去世前后就两天。独孤后很怀疑是儿子杨勇毒死了元氏,为了立出身低贱的云氏为正妻。

  杨勇的风流韵事成了他和母亲之间最大的裂缝。快四十岁的杨勇实在不觉得自己多几个妾有什么问题,妻子又不是自己喜欢的,还不能追求自己的真爱吗?独孤后觉得儿子没有丝毫悔意,更加讨厌大儿子了。杨勇除了在感情上比较随性,其他事情上更是如此。

  他一用空就在太子宫里,弹琴作曲,吟诗作对。什么都想讲档次,排场。生活是需要高品质,更何况是当今太子的生活。他想用打造一副黄金的铠甲,穿在身上一定能彰显他的身份。隋文帝听说了以后,开始怀疑大儿子是傻子。铠甲是上战场护具,你又不上战场,护具用纯金打造,又笨重防御力又未必提高。隋文帝绝对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凤凰男”。

  虽然他出生贵族,可他特别讲节约。隋文帝每次吃饭就一个荤菜,想想慈禧每顿都108道菜。隋文帝要是泉下有知,棺材板早就压不住了。隋文帝穿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当了皇帝以后,以前的旧衣服也都舍不得扔。普通家长还好说,作为一国之君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而且隋朝并不是没有钱。杨勇就第一个看不惯父亲这种病态的节俭。不过他也明白,没必要改变父亲,可是他的父亲却想改变儿子。隋文帝不止一次提醒儿子,少花点钱,别瞎讲究。杨勇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你归你说,我归我做。

  最后隋文帝直接禁止所有大臣纵容太子讲排场的劣性,大臣见到太子不许行大礼。杨勇和父母之间从今天的角度看,说白了就是代沟而已。个人作风和习惯的问题,父母或许看得很严重,好像不改就会死。

  杨勇三十多岁,快四十岁,自己的儿子都成家立业了,他有自己的主张和三观。不是父母能轻易改变的。双方的隔阂和裂隙越来越大,这才让杨广看到了可乘之机。

  能当个好皇帝吗?

  杨勇最大的性格特点是随性,二十几岁的人随性,可以说他没长大,可以说他阅历少。可杨勇都奔四的人了,依旧随心随欲,就成了缺点了。不从君臣的角度出发,从孝顺父母的角度来说,杨勇明明知道父母不喜欢,他还是要去做。

  这不能算一种孝顺的行为。太子手下也有不少谋士大臣,他们不知道皇帝皇后不满意太子吗?他们一定知道。他们会不劝劝太子吗?他们一定会劝。可事实证明杨勇从来没有听过手底下人一言半语。他没有君王该有的纳谏之心。杨广在扳倒杨勇时,和宰相杨素联手,为杨勇设下了不少的陷阱。

  有人站出来替杨勇辩驳吗?

  除了杨勇的亲家高颎为他说了几句话,之后被罢官。其他人完全是出于道义为杨勇说话,换言之,今天换了别人是嫡长子,要被废除。大臣们也会站出来,并不是为了杨勇本人。说明他没有的政治敏感和自己的势力。

  他缺乏作为一个政治家该有的头脑。这样一个年仅四十的太子,即使继位,最好也就是一个大家记不住的中庸皇帝。最差是走陈后主的老路。甚至未必有隋炀帝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