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曾经的进攻日本计划,大明锦衣卫密探去过日本?
日本历史上多次跨海攻击中国,而中国历史上除了元朝的两次不成功的征伐以外,一直未有一兵一卒踏上日本的土地。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历代中国保守的性格,不愿意走上对外征服之路,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有机缘巧合的错过了某些事情。
比如1592年,丰臣秀吉突然入侵朝鲜,当时明朝随即派兵支援,之后的7年时间里,明朝和日本边打边谈,动用军队最高峰时不过数万,最后因为丰臣秀吉病死,日军撤退而告终。
但实际上明朝内部的某些官员,甚至万历皇帝本人,是曾经有调动东亚属国军队,直接攻击日本本土,实现“征倭捣巢”,一举解决倭乱问题的想法的。
最早提出这一计划的人是当时的太仆寺少卿张文熙,当时兵部尚书石星建议召开国政会议,寻求各种对策,这时张文熙提出调动沿海四个省十万兵力进攻日本,当时万历皇帝批示:“兵部看议来说。”
但皇帝不反对,其他官员却激烈反对,认为派遣十万之众于海上,只能葬身鱼腹。张文熙在激烈批评下只有辞职。
明朝的体制就是这样,中央朝廷的争论决策缓慢,哪怕皇帝也往往做不成事情。不过这一次,在朝廷之外的地方政府层面却出现了转机。
万历时代,明朝唯一的对外商贸港口是福建月港。兵部尚书石星秘密派遣两名锦衣卫军官来到福建求见福建巡抚
许孚远,准备在福建乘坐商船前往日本收集情报。
福建巡抚许孚远是当时最为热心征伐日本的地方大员,他在奏折《请计处倭酋疏>中报告了此事:
这个“指挥”沈世用在1593年6月化装成商人登上了海商许豫的商船,一个月后到了日本,潜入了伐朝鲜军队的大本营名护屋城,他的任务是联络为日本萨摩藩领主岛津义久服务的明朝人许仪后,
并通过许仪后联络日本萨摩藩高层中反对丰臣秀吉的势力。
熟悉日本战国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丰臣秀吉是以外交手段统一日本,地方各个大名对他很多都是心怀不满。至少对于在本来与朝鲜明朝贸易中得利很多的岛津家来说,是不怎么热心征服战争的。
九月三日,史世用和许豫在许仪后的引见下,面见了岛津家重臣
伊集院忠栋(幸侃)。顺利建立了联系,并且第一次将日本的内部情报较全面真实的记述下来传到明朝。
史世用和明朝的这些热血商人,多次来往日本,琉球朝鲜之间,初步建立了一个间谍网络,史世用后来被调到朝鲜,在南军茅国器军中担任参谋一职,利用在日本认识的关系在泗州之战中取得了成绩。
转过来说福建巡抚许孚远的征伐日本计划,许孚远在对万历的奏折中写道:
日本的侵略,问题只在平秀吉一个人身上,日本其他诸侯酋长,多是面上顺从而内心异议,中间必然会有人被大义感召或者被利诱者,秀吉的问题是没有亲戚子弟和心腹之人。倘若能有非常之奇士,秘密前往施行计划,离间各大名和秀吉的关系,就可以擒获元凶解决问题。
至于目前的防御政策,我认为辽阳和天津两地尤其要注意。一要防御敌人过鸭绿江后突袭,二要防备敌人从山东海面乘风登陆,因此我建议遣两名大将防守天津和辽阳两地,以防不测。(后世甲午战争中果然是从这两个方向进犯)
如果倭寇胆敢内犯我神州,乞我皇上与二三大臣定议征伐,特发内币百万,诸省打造战舰两千艘,选领精兵二十万,乘倭寇大举出动国内空虚,出其不意直捣倭国……
巡抚许孚远,指挥史世用等人的计划一度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岛津家派遣的谈判使者甚至已经到了福建,
但这时明朝的外交政策变了。
明朝当时和日本进入对峙阶段,负责与日本丰臣秀吉展开秘密外交的,是一个叫沈惟敬的老骗子,这个骗子两头行骗,他骗明朝:秀吉只是想受封日本国王取得一个名义,同时又骗日本,说明朝愿意下嫁一位公主给秀吉,同时把朝鲜全境交给他。
战争进入1598年时,两国重新开打。这一次《明神宗实录》记述,万历皇帝终于认识到对日外交的不可能,又开始偏向于征伐日本。提出利用福建广东两省在日的明人和商人,联合琉球朝鲜等国,鉴于此前朝廷议论绑住了地方巡抚们的手脚,万历皇帝下令对一切对日本本土的军事和情报行动不需要奏报,可以随便酌行。
这一次,连征日军的将领都选好了,就是曾经率军三次进入台湾、澎湖列岛,歼倭寇,驱荷兰入侵者的沈有容,其经历也是一位奇人。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查看。
但这一次是丰臣秀吉自己熬不住病死了。他死后日军全部撤退,只有其中一部在后撤中被大明水师和朝鲜水师抓住歼灭。
所以说沈惟敬这个大骗子浪费了所有人的时间,因为他万历皇帝放弃了更进一步进攻日本本土的计划,秀吉也浪费了宝贵的生命,最后仗打到一半就撑不住死去。从我们后世的角度看,原本的历史本来可能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