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以前诸侯国就能轻松吊打匈奴,为什么汉朝却不行?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公元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出动战车1300乘、骑兵13000人、步兵5万、弓箭手10万,与匈奴会战,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从此匈奴十余年不敢南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15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蒙恬从榆中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然而到了汉朝曾与匈奴进行多次大规模战斗,战况却不那么乐观。公元前201年,韩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征讨,在白登被匈奴冒顿单于4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计逃脱,之后汉朝采纳了刘敬的建议,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汉室宗女嫁与单于,并赠送一定数量的财物以及开放关市准许双方人民交易。后文、景诸帝也是沿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然而匈奴仍不满足,不时出兵侵扰边界。
统一的汉王朝为什么就不过匈奴呢?
第一,不论是秦朝还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几乎都保持着战时体制的状态。在这种战争的状态下,战国各诸侯国和秦朝军队的战斗力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战国时期,大小战争的磨练乃至全民皆民的状态,这是汉朝初期难以相媲美的。所以,从自身角度来说,战国和秦朝时期的战斗力更强,汉朝初期的战斗力则相对较弱,自然在对抗匈奴上吃了亏。在这一点上,汉朝初期皇帝出巡,连几匹像样的战马都找不到。而缺乏强大的骑兵,这在对战匈奴上无疑要吃亏。
第二,战国和秦朝面对的匈奴,和汉朝初期面对的匈奴,实力差别大。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在秦朝时期,匈奴的地盘和军队十分弱小,再加上秦国的长城和蒙恬统率的精锐军团,匈奴根本没法从秦朝手上占得便宜。汉朝时,匈奴出了个不世出的英雄——冒顿。这货对于匈奴的意义,不下于秦始皇之于中国,他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尽服北夷,控弦之士三十万,这时匈奴达到了其力量的巅峰。
第三,不仅面对的匈奴异常强大,汉朝初期因为刚刚从秦末起义战争和楚汉战争中挣脱出来,整个国家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对此,刘邦乃至后面的汉文帝、汉景帝,都希望通过休养生息来发展经济,提升国力。
到汉武帝时,西汉经过近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国力大大增强,对匈奴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发动了三次大战:河南之战(也称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收复河南地区;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受降匈奴右部十万人,设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郡;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率五万骑兵分两路出击,卫青击溃单于,霍去病追歼左贤王7万余人,封狼居胥。两军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