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称帝15年,为何死前不把位置传给武家人呢?
武则天晚年不敢让武家子第传宗接代,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武家子第不争气。
武则天称帝后,曾一度在培养接班人上大费周折和脑筋,并极力培养几个侄子,一心打造自己的接班人,结果事与愿违,侄子并不争气。就拿武则天曾寄予厚望的武承嗣来说,武承嗣虽然也有才能,但却武断独行,不注意言行,他不懂得隐晦之道,公然和准太子李旦争权夺势,并想一举将其击溃,因此阴谋、阳谋层出不穷,最终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非但没打垮武则天,而且伤了自己,其行为让人所不耻,成为众之所矢。名誉被毁的他也因此而过早退出“接班人”之争。武家其他子弟也是如此,武三思也是个心计有余,而厚道不足,德不服众之人,说白了,就是都不具备厚重沉稳的君主之风。总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是武则天对武家子弟最无奈的感概。
二是社会舆论不支持。
一方面,大唐江山是李渊父子一手打造出来的,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勤政为民、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百姓安家乐业,幸福指数很高。因此,尽管武则天称帝十余载,但百姓骨子里还是认同和支持李唐江山,而武则天一旦立其侄子辈为接班人,势必引天下百姓的集体反对和暴乱。
另一方面,武则天执政期间,大力培养和提拔重用贤才,因此朝中大臣多为正义和正直之辈,他们也极力反对武则天传位于侄子。他们甚至直言不讳地提醒武则天,是自己的儿子亲还是侄子更亲?
也正是因为以上重重原因,武则天权衡利弊,最终不敢让武家子第传宗接代,而是还位于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