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徐庶对曹操到底有多重要,要不是被骗曹操在就在赤壁之战统一全国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徐庶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语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东汉末年,正值群雄并起之际。一时间,霸主枭雄层出不穷,皆有一统天下之志。而无数的悍将谋士,也在积极地寻求主公,以此,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乱世和盛世大有不同,盛世之时,高人尚且可以隐居不出,静待其变。纵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能在田园之间放浪形骸,欣然终老。但是,乱世之时,能够韬光养晦的高人就很少了。时局的动荡,使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吟诗作对。而且,求贤若渴的豪杰们也不会让他们一直等待。即使是像卧龙先生这样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世外高人,也在刘皇叔的再三请求下毅然出山,为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遍观整个三国时期,能够一隐数十年的谋士可谓是寥寥无几。能够静心隐居长达二十年的,就更加屈指可数了。

  而那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就是其中之一。

  徐庶(生卒年不详)本名徐福,字元直,为寒门子弟,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他的出场,给屡战屡败的刘备集团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希望。当时,曹操刚刚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风头一时无两。刘备败于曹操之手后,只能选择寄人篱下,去投靠荆州的刘表。

  屋漏偏逢连夜雨,刘备已经是很落魄了,可是,蔡夫人还要指使蔡瑁来刺杀他。所幸,刘备及时逃脱,这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刘备虽然大难不死,但是,处境已是非常不妙。孙乾、简雍等人固然忠心,但绝非运筹帷幄之才。而徐庶此时的加入,就像是雪中送炭,及时地给刘备集团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徐庶不仅谋略过人,而且,拥有着很强的军事才能。

  曹仁信心满满地布下“八门金锁阵”,却不料被徐庶轻描淡写地破解。而刘备在徐庶的帮助下攻下樊城后,终于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曹操看出了徐庶才能的卓著,于是,用他的母亲来威胁他。而徐庶是一个非常重视孝道的人,亲人正是他的软肋。虽然,他一心想要兴复汉室,但在母亲的性命受到威胁之时,他只能含泪离开主公。可以说,徐庶的出现,就像天空中的一颗流星,既夺目,又短暂。

  而让后人记住徐庶的,不仅是他超凡的谋略,还有他坚持隐居二十年的做法。

  徐庶回到家中,便发现曹操是骗他的。但是,此时已经无法再回到刘备身边了。从此,徐庶只能被曹操软禁在了起来。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兵士杀气腾腾地南下,誓要一举荡平孙权和刘备。两军交战之时,有志之士纷纷站好了队伍,想要在这次空前绝后的战争中建立盖世功勋,流芳百世。正当庞统向曹操献完铁索连环计,想要回去邀功请赏的时候,却不料自己的计谋被冷眼旁观的徐庶一语道破。

  徐庶见四下无人,对庞统喝到:“你真是胆大包天!黄盖刚刚施下苦肉计想要诈降,你就又来用连环计来欺骗。将战船用铁索连起来,你是担心大火烧不死我们吗!”听了此话,庞统简直要吓得魂飞天外。所幸,徐庶牢记了他在刘备面前许下的诺言,没有在曹操面前泄露天机。

  那句“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的承诺,徐庶牢记了整整二十年。倘若他在曹营之中道破了庞统的计谋,则赤壁之战的结局就很难说了。可能,曹操的铁骑将踏破东吴,二乔也不会再属于孙周二人了。孙权是幸运的,徐庶的一言不发,使他保住了江东基业。

  可以说,刘备是幸运的,因为徐庶的帮助,他才有了落脚之地。可是,与此同时,曹操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呢?徐庶虽然终身未向他献上一策,可是,也没有为孙刘所用,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在谋士众多的三国时期,徐庶的光芒并不是最为耀眼的。甚至,在三国演义的后期,他已逐渐淡出了读者的视野。但是,罗贯中并未忘记这位人才,在举世瞩目的赤壁之战中,他以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一个牢记诺言的同时又洞穿时局的人物形象。

  相比于凤雏和卧龙,他实在是要低调的多。他没有什么美名,只是在避难的时候才给自己起了个单福的名字。乱世之中,时局多变,更易主公并非是大逆不道之事。但是,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则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世人不会忘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也同样,不会忘记在曹营沉默二十年的徐庶。

  据说,灵山东北海上有一岛叫鼓子洋,岛上有一种白色的耐冬花,有双手合围那么大。有个好事的人前往摘取这种花,回途中遇见一个驾着小船的老人,穿着芒鞋道袍,老人问他:“你是干什么的?”那好事人如实回答,老人随即呵斥道:“这个不是世间俗物,可以留给人抵御冬天严寒。”

  之后,老人又告诉他:“即墨有个学道学的先生叫胡峄阳,你可以替我问候他。”说完,老人就不见了。好事人非常惊疑,于是,架竹筏返回,却忽然刮起了大风,直到那人把所摘取的耐冬花全部丢弃,大风才停止。后来,那人去找胡峄阳,告诉了他的所见所闻。

  这个时候,胡峄阳才告诉他:“那个人是三国时的徐庶,它在鼓子洋上隐居很久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