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最牛将军,收回60万土地却被世人遗忘

  地球的总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土面积能够达到千万平方公里,已经相当了不起了,相当于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0%。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的领土面积达到了千万平方公里,唐朝、元朝和清朝,唐朝的版图在全盛时期,约为1310万平方公里,但是,到了安史之乱以后,唐帝国的有效控制面积,迅速锐减,大部分地区被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

  唐朝全盛时期的疆域,最西边到达了今天的咸海一带,接近伊朗高原,辽阔的西域地区相继由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通往西亚、东欧的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各国商旅往来于河西走廊,《资治通鉴》说:“自开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成为了唐朝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政府大量征召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地区的驻兵迅速前往长安勤王,一时之间,唐朝西北疆域边防空虚,吐蕃遂趁机占领陇右、河西,唐朝与西域地区的联络一度中断。

  吐蕃是公元6世纪之时兴起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公元8世纪中后期达于全盛,吐蕃政权对陇右、河西地区的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

  公元842年,吐蕃发生内乱,随着吐蕃势力的日益衰微,其在河西、陇右乃至西域地区的统治迅速走向瓦解。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敦煌豪族张议潮率众起义,赶走了沙州、瓜州等地区的吐蕃军队,并迅速在河西走廊一带东征西讨,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张议潮占领河西之地以后,并没有自立为王,而是迅速派使节前往长安告捷,上表朝廷,向唐朝皇帝表示河西地区已被收复,这对于唐朝政府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河西地区长达半个世纪处于“王命之外”,如今主动归附,真可谓是一件盛事。

  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张议潮又率众收复西州(治所在今吐鲁番市高昌故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议潮再次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唐朝政府任命张议潮为节度使,这一年的冬天,张议潮的兄长张议谭向唐宣宗献河西十一州的户籍、版图,表示回归唐朝,于是,唐朝政府在沙洲、瓜州、甘州、肃州、西州等河西十一州,设置了归义军。

  张议潮的归义军所统治的范围,“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领土面积约为60多万平方公里,周围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公元870年、875年,归义军还先后打败了回鹘军队的两次入侵。

  归义军节度使统治陇右、河西地区期间,恢复唐制,河西一带的经济一度走向繁荣,历经张氏、曹氏两个地方豪族掌权,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归义军节度使所统辖的范围有所缩小,局促于瓜、沙两州,在五代十国时期,张议潮的孙子张承奉自立为王,号金山国,称自己为西汉白衣天子。

  公元914年,曹议金取代张承奉成为归义军节度使,北宋王朝建立以后,曹氏一直奉宋朝为正统。

  归义军统治河西地区之时,还为中国人留下了一个大宝藏,那就是敦煌文书,公元1006年,也就是宋真宗景德三年,突厥人在中亚建立的喀喇汗王朝灭亡了于阗王国,河西地区寺院里的僧人害怕喀喇汗王朝的兵锋会指向敦煌,于是就非常惊恐,将大量的文物封存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内,直到1900年,才被道士王圆箓在无意中发现,这些文物就是后来的敦煌文书。

  敦煌文书是中国最珍贵的宝藏之一,被中国人遗忘了近千年的时间,长期以来一直密封于藏经洞内,在晚清民国时期,一经发现,立刻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注意,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美国人相继来到敦煌,劫走了大量的经卷,敦煌文书有三分之二的经卷流散海外,达3.5万件。

  敦煌文书能够藏于藏经洞内,张议潮功不可没,张议潮统治河西地区之时,恢复唐制,开垦土地,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正因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才使得河西地区的文化十分的昌盛,有大量的经卷汇聚于此,得以在日后被收藏。

  归义军统治河西、陇右地区之时,为中国人留下的这个大宝藏,被中国人遗忘了将近千年的时间,同样,张议潮这位唐朝将军为中央王朝收复几十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功勋,也被后世之人给遗忘了。

  敦煌宝藏之所以会被遗忘,是因为长期封存了藏经洞内。

  归义军节度使的事迹之所以会被遗忘,是因为张议潮虽然收复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却不是从外国人手里收回的,而是从吐蕃政权的手中收回的。吐蕃政权与唐政权同样属于中国古代的政权,只不过唐政权属于中央王朝而已,因此,严格说来,张议潮算不上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