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信想造反的传言有哪些?韩信真的有背叛刘邦的心思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真的有背叛的心思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韩信,很多朋友应该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胯下之辱”吧。韩信出身贫寒,小时候就常常被乡里的恶霸欺凌。但韩信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希望,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出人头地。虽然在韩信刚出道的时候,刘邦等人都非常的质疑他。
不过据说韩信也算是韩国贵族后代,只是由于韩国被秦国所灭,韩信家境才至衰败。早年因为家贫,韩信也没有一门手艺,可是他却爱好佩戴刀剑。而韩信又爱好读兵书,军事,兵书,地理,天文方面的书籍。
在战争中,韩信就不断展现出了自己的军事天赋,他还神奇地上演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帮助刘邦一举拿下了整个关中,这让刘邦等人对他也是心服口服。作为西汉的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他经世人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出色策略。
可惜,擅长领兵打仗的韩信却并不懂政治,可以说,韩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却未能寿终正寝。韩信也是西汉第一个被杀的功臣,西汉还有一些其他被杀的功臣,但韩信是第一个。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韩信被杀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汉十一年,就是刘邦当了汉王的第十一年,也即他当了皇帝的第六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叫陈的起兵造反,他自称“代王”,不是代替的“代”,而是代国之王。
这期间,据说韩信与陈有书信来往,韩信甚至写信给陈说: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而且还说他已经做了准备,要把监狱里的人放出来,让他们去攻打皇宫。
而韩信手下有一个人犯了错误,被韩信关了起来,准备杀头。这个人的弟弟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向吕后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而吕后在和萧何商议后就把韩信骗来宫中杀了,而且还将韩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杀光。
据说韩信在死前也感叹:当初没有听蒯通的建议,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被女人所欺骗终被杀!韩信这里提到的其实是指公元前203年时,当时对于他来说,应该选择分而自立,而不是投到刘邦麾下。
公元前203年,在楚汉相争的过程当中,韩信的军事天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二城,强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成为刘、项之外举足轻重的第三种力量。
对韩信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最好的造反机会。因为当时刘邦也好,项羽也好,都不敢得罪韩信啊!当时韩信身边有一个谋士叫蒯通,而且韩信将齐国的七十二座城市全部打下来也是出自蒯通的主意,所以蒯通的说服力比较强,说话分量比较重。
蒯通怎么说的呢?“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这句话表面意思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你韩信可得站稳了立场,一定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最深的意思韩信也懂,就是你韩信既不要帮刘邦,也不要帮项羽。最佳选择是什么呢?三分天下而王之,就是自己称王的意思!大家干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谁也不吃掉谁,这样大家反而都安全,天下也和平。
虽然谋士蒯通一再劝说他及早独立,但韩信只是个军事天才,在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时,他却表现出了犹豫不决。
韩信说:我来到汉王这边,汉王授我上将军印,封我做三军总司令,给我那么多的人马,让我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才有了我韩信的今天!何况汉王对我是这么的好,甚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让出自己的饭菜给我吃)。
韩信认为如果自己背叛刘邦就会“背之不祥,虽死不易”,刘邦能够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韩信穿,因此韩信感恩戴德,永志不忘,不能背叛。韩信早年时挨过饿,挨过冻,遇到一个诸侯王,能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把自己的饭给他吃,韩信的这份感激简直是难以言表。
但刘邦可一直不放心他,被吕后杀前其实就有人诬告韩信谋反,韩信还杀了钟离眜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最终还是被刘邦贬为了淮阴侯。此时,韩信才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从此对刘邦有了些怨恨。
我们先不管《史记》里说的韩信书信里提到要谋反是否直假,其实刘邦杀韩信缺的只是一个借口。也许韩信至始致终都没有想过去背叛刘邦,而他临死前的最后感叹,可能更多的是感叹自己的一生悲凉!感叹自己英雄一世,却最终死在了一个女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