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苏联空军曾参加朝战一事竟被人为掩盖40余年!,

  朝鲜战争有种共谋论:苏联中国朝鲜共同策划。沈志华认为这缺乏根据:斯大林和毛泽东最初反对金日成急于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朝鲜统一,但后来斯改变了主意,为金日成开放绿灯,迫使毛接受既成事实。

  苏联空军朝战真相被掩40年

  1949年下半年,毛泽东要攻占台湾,金日成要解放朝鲜南方,两人在寻求政权统一的过程中都寄希望于莫斯科的支持。中苏朝之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三角关系?

  关于朝鲜战争起源,在冷战史研究的传统派学者中有一种“共谋论”说法,认为是苏联、中国和朝鲜共同策划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志华根据近年来解密的档案文献,认为这种观点是缺乏根据的。

  他说:“事实上,斯大林和毛泽东最初都反对金日成急于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朝鲜统一,但是后来斯大林改变了主意,为金日成开放绿灯,迫使毛泽东接受既成事实。在这个问题上,中、苏、朝三国关系十分微妙,各有自己的利益盘算。”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大规模地解密和开放苏联时期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令各国学者兴奋不已。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在2004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第一批解密的档案文件从1949年至1955年,约万余件。随后又解密两批,文件的时间推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数量也有大幅度增加。其中,涉及中苏关系的档案数量尤其令人注目。

  朝鲜战争中穿志愿军军服的苏联空军

  金日成急于通过武力实现统一

  二战后,苏联和美国在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受降区,扶持各自的势力。1948年,南北双方相继建立政权,朝鲜南北正式分裂。双方都宣称对朝鲜半岛拥有主权,并且都想用武力统一另一半。

  沈志华通过研究中苏解密档案证实,“金日成多次请求斯大林和毛泽东允许他武力统一南朝鲜。两国都否定了金日成的计划,因为苏联不想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升级,而中国正忙于解放事业。”

  1949年3月金日成访苏时,曾试探性地提出通过武力方式解决朝鲜统一问题,但斯大林明确表示反对。4月底,金日成又派人探听中国的意见,毛泽东原则上支持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但希望朝鲜不要急于采取行动,中国完成统一后即可派军队帮助朝鲜。

  美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后,金日成便制定了进攻南方的“瓮津半岛作战计划”,试图立即实现统一。9月下旬,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正式做出决议,否定了这个计划,认为“这可能给美国人提供以各种方式对朝鲜事务进行干涉的借口”。

  新中国成立后,金日成再次动心,并写信给毛泽东。但此时中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西藏和台湾问题均未解决,毛泽东不好作答,只能求助莫斯科。

  10月26日在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为斯大林起草的答复毛泽东的电报中,苏共中央表示同意中国的意见:“朝鲜人民军目前还不应实施进攻行动,我们也曾经向朝鲜朋友指出,他们拟组织的朝鲜人民军对南方的进攻还不能付诸实施。”

  此后,莫斯科又多次警告苏联驻朝鲜大使什特科夫,“严格地、坚定地”执行“中央关于防止三八线形势复杂化的指示”。

  总之,到1949年底,在朝鲜半岛实现统一的问题上,苏联与中国的主张还是一致的。

  斯大林突然同意金日成开战

  1950年1月19日莫斯科收到什特科夫的报告,说金日成在17日的一次午餐会上,借着酒劲再次提出使用武力解决朝鲜半岛统一的问题,并强烈要求与斯大林当面协商。对此,斯大林迟迟没有作出反应。

  但是,1月30日,也就是被迫接受中方有关中苏协定的条款后两天,斯大林突然通知苏联驻朝使馆,他同意金日成关于进攻南朝鲜的计划,并邀请金日成秘密访问莫斯科。

  “这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开战的第一份文件。斯大林为什么突然同意金日成的武力统一计划?因为这个时候,中苏签订新条约,苏联即将失去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而南部朝鲜有三个优良港口。如果能够控制整个朝鲜半岛,那么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就有了保障。”沈志华说。

  关于斯大林与金日成秘密会谈的具体内容,目前在俄国档案中尚未发现任何文字记载,研究者引用的都是当事人的回忆。“莫斯科担心的问题是一旦爆发战争,美国是否会出兵干涉。据金日成的译员文日回忆,金日成立即向斯大林保证,美国不会参与这场战争,其理由在于,这是一次果断的突然袭击,因为将会有20万南朝鲜共产党员进行起义,加上南方游击队的支持,进攻将在三天之内取得胜利。这样,即使美国有心干预,也没有时间进行军事准备和部署。”与此同时,苏联截获了美国军方的电报,说一旦朝鲜发生战争,美军将防守日本海,而不在朝鲜半岛作战。

  尽管如此,处事谨慎的斯大林还是反复向金日成强调了两点:第一,这个计划必须得到中共同意才可以实施,因为毛泽东对东方问题有很深刻的理解;第二,万一美国进行干预,苏联是不会出面帮助朝鲜的,那时只能依靠中国的援助。

  得知斯大林与金日成的共同决定后,毛泽东只得表示同意。

  金日成乐观地认为,美国在远东并未做好战争准备,既然他们没有干涉中国内战,也就不会在朝鲜采取行动。他一再保证朝鲜人民军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朝鲜问题。

  金日成回国后就再没有向毛泽东透露有关战争准备和发动的任何消息。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才派遣一名武官来通报战况。

  美国全面武装干涉

  1950年6月25日,朝战爆发,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三天后占领汉城。

  然而,令斯大林和金日成颇感意外的是,美国在战争爆发两天后便开始对南朝鲜提供海军和空军援助,并且很快在联合国的旗号下实现了全面武装干涉。

  沈志华分析,“美国参战,确实出乎中苏朝三国意料,但是,仔细分析,在中苏结盟后,美国的冷战战略就开始调整了,改为全面遏制,目的是阻止共产主义势力的进一步扩张。”

  在美国直接参与战争的情况下,毛泽东决定中国将组成穿着人民军制服的志愿军对抗美军,并告诉莫斯科,目前在东北已集中了12万兵力。斯大林马上表态支持:“我们认为立即集中9个中国师到中朝边界是正确的,以便当敌人越过三八线时在朝鲜开展志愿军的行动。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周恩来派柴成文以政务参赞名义去朝鲜了解情况,并告诉金日成,“中国不会容忍美国对朝鲜的干涉,中国政府准备尽可能地向朝鲜提供所需要的一切帮助。”金日成及时向苏联大使什特科夫报告了这个情况,并提出,“既然美国等国家已站在李承晚一边参加了战争,那么,民主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中国等也就可以用自己的军队来帮助朝鲜”。

  沈志华分析:“显然,斯大林认为此时还没有必要让中国卷入战争。道理很简单,斯大林要通过这场战争到达控制朝鲜半岛的目标,如果战争是靠中国军队打赢的,这一目标如何实现?所以,斯大林为中国出兵设定了一个条件——当敌人越过三八线时。”

  受到莫斯科立场的影响,朝鲜领导人对中国使馆采取了封锁消息的作法。据柴成文回忆,朝鲜有关方面为他介绍战场情况,绝大多数都是当晚对外广播的战报;在同其他朝方人员的接触中,柴感到军事情报对于中国人基本上是个禁区。

  中国有意出兵

  然而,朝鲜战事于1950年8月在洛东江陷入僵局,这使中国领导人感到必须做好出兵准备,并计划组建第二梯队,把东北边防军兵力增加到70万人。

  什特科夫向莫斯科报告说,金日成越来越对凭借自身力量赢得战争胜利没有信心,因而多次试图征得苏联使馆的同意,以便请求中国军队帮助朝鲜。

  斯大林明确拒绝中国军队入朝,“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再向朝鲜空军提供强击机和歼击机”。

  有了莫斯科的支持和保证,朝鲜领导人似乎又增强了信心,金日成决心尽快结束南方的战斗。

  当9月4日柴成文提醒金日成战争已处于胶着状态时,他充满信心地说,釜山战役已经开始,突击部队上去后,就会打破僵局;柴又提到美军可能在后方登陆,金日成肯定地回答:“美军目前反攻尚不可能,他没有较大兵力增援。”

  与此同时,金日成的冒险主义倾向更加明显。柴成文报告说,朝鲜领导人开始没有考虑到美国出兵;及至美军参战后,又提出“8月要成为胜利月”。从动员大批技术工人和学生入伍,以及人力、财力严重浪费等情况看出,金日成完全是孤注一掷地打算。

  9月10日,柴成文按照周恩来的指示紧急向金日成报告,希望朝鲜军队考虑战略退却的问题。金日成的回答是:“我从未考虑过后退。”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一举成功,朝鲜局势立即发生了严重变化。

  中国领导人感到派兵赴朝参战已经不可避免。9月18日,周恩来召见罗申和苏联军事顾问时指出,中国军队已由南方向东北调动,做好出兵准备。

  斯大林没有回应。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内部对接受中国军队帮助意见不一。朴宪永、朴一禹认为,朝鲜明显无法凭借自身力量打败美国人,因而必须请求中国军队入朝。但金日成说:“我们所要求的武器,苏联都给我们了,我们凭什么去向中国人求助呢?”

  9月30日莫斯科收到什特科夫的报告:汉城可能已经陷落,人民军主力部队北撤的道路也被切断。金日成给斯大林去信,要求苏联提供空军援助;同时也给毛泽东去了一封求援信。

  莫斯科这才决定为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开放绿灯。

  美国空军知道他们的对手是苏联人

  1950年10月1日,斯大林致电毛泽东,要求中国军队以志愿军的方式入朝参战,在三八线以北地区组织防御。

  10月2日毛泽东起草给斯大林的回电,同意立即出兵,但要求苏联给以武器装备方面的援助。但是,在当天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出现了不同意见,多数领导人主张对出兵的问题应慎重考虑。毛泽东的电报没有发出。

  10月5日下午,在毛泽东和彭德怀的积极推动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终于决定派兵入朝作战。

  毛泽东派周恩来和林彪赴黑海向正在此地休养的斯大林讲明情况。

  关于黑海会谈中苏双方的立场及其结果,沈志华根据最新解密的10月11日斯大林和周恩来给毛泽东的联名电报,作出了这样的结论:会谈的初步结果是中国暂不派军队入朝作战,同时建议金日成撤离北朝鲜。

  沈志华说:“周恩来提出了中国出兵的困难,斯大林答应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但表示苏联空军至少要待两个月后才能出动——这是周恩来拒绝中国先出动陆军的主要理由。”

  斯大林的顾虑是什么呢?“一是,这个时候南朝鲜先头部队已越过三八线,朝鲜北部即将成为战区,斯大林不愿显示出苏联将与美国直接和公开对抗的迹象。二是,斯大林对待中国入朝作战的心态非常复杂。在美国参战后,斯大林希望中国做好出兵准备;在战局陷入危急后,斯大林极力鼓动中国出兵;当美军越过三八线,而中国在出兵问题上犹豫不决时,斯大林又很不放心。所以,苏联空军晚两个月出动,就是要看先行的中国军队是否能在朝鲜站住脚,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给莫斯科留下一个回旋余地。”沈志华分析。

  斯大林向金日成通报了“中国军队尚未做好出兵准备”的会谈结果,这令朝鲜人非常沮丧。平壤的政府机关和外交使团开始撤离。

  就在这时,北京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中国再次决定派兵入朝作战。得知情况后斯大林紧急电告金日成:“鉴于中国同志做出新决定,请把昨日发给您的电报中提出的在北朝鲜进行疏散以及朝鲜军队向北撤退的时间往后拖一拖。”

  中国人的立场和要求迫使斯大林不得不表态,苏联空军即使出动,也只能到鸭绿江边,不会配合志愿军入朝作战。这不啻向中国领导人头上浇了一盆冷水,10月17日,毛泽东急电彭德怀、高岗进京议事,并将出兵日期推迟。经过10月18日会议的讨论,中国决定,仍于10月19日秘密出兵朝鲜。

  中国领导人的最后决定感动了斯大林。1950年10月28日,苏联驻华顾问通知周恩来,苏联空军部队将立即投入战斗,并越过鸭绿江迎击美国飞机。此后不久,在朝鲜鸭绿江至清川江地区的上空,苏联米格-15歼击机已成为美国飞行员惧怕的敌人,这就是朝战期间著名的“米格走廊”。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苏联空军在朝鲜作战,斯大林作了种种掩饰:严禁任何飞机从苏联领土起飞投入作战;所有飞机都涂上志愿军或人民军的标志;苏联飞行员都要穿上中国军服,且在空中通话时不得使用俄语。

  实际上,美国空军很早就知道他们真正的空中对手既不是朝鲜人,也不是中国人——美国飞行员不仅在空中看到了欧洲人的面孔,而且在无线电通话中听到了俄语。但是艾森豪威尔政府一直将这一情报压下来,因为如果“泄露出去,将形成与俄国开战的巨大压力”。

  “正是华盛顿与莫斯科的这种默契,使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历史真相沉寂了40多年。”沈志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