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古人考试是如何作弊的

  还不知道:古代考试是如何作弊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的科举考试,难度不亚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而且还是必须是国考。千军万马为过独木桥,也是用尽各种招数。作弊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伎俩。隋唐代是科举考试的创制与初期阶段,任何一项制度刚开始都是在不断探索完善阶段。科举制度也不例外,制度不完善的结果,就是有一些考生动了歪主意——找人替考。

  因为每个人的字迹是不同的,难免有人通过买通阅卷人,让阅卷人提前认知自己的字迹,从而拿高分。别以为这很难,要知道在唐代,试卷上的人名、籍贯等信息都是阅卷者可以看到的,可相知而,通过贿买考官而舞弊的情况也非难事。而在宋代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因此有诗赞曰:“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意思就是,没什么关系和背景的考生,真应该好好感谢“誊录糊名”制度了,就像我们现在要感谢高考一样。

  夹带。这个最简便,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到今天也是层出不穷。明代的时候监考就很严格,要扒光了监察头发都要拆开检查。还有相关的规定,比如衣服只能穿单层的,但是依然有写满密密麻麻四书五经的夹带上衣作为文物保存在了故宫博物院。周旋亲故。这个是考官帮助舞弊的。卷子收上来后,把写得好的卷子经过誊抄或者直接拆换卷子换给自己的亲信。

  古代最绝的考试作弊:飞鸽传书。古代科举考试是要在考场一连考好几天的,考生也需要在考场住上好几天,期间不允许出考场。考生们利用这一点,平时喂养训练鸽子,到了科举考试时,考生的家人会趁着夜晚把鸽子放进考场。考生通过鸽子把试题带回家中,家里的老师再把答案写下,让鸽子带回考场。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实在是绝!

  据说还有一种微雕,把答案雕刻在米粒上带进考场。有实力的一般都会买通考官,要么用钱买,要么用人情买,只要能考上功名,就能鱼跃龙门,所以古代考试作弊的事儿屡禁不绝。当然被抓的结果也挺惨的,最轻的就是被赶出考场永不录用,三代以内都要受到牵连,据说明朝的徐霞客就因为爷爷考试作弊,没办法考取功名。情节严重的就是打板子,发配冲进,团伙作案的甚至会被杀头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