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中兴本来可以让晚清崛起的,为何后来有放弃了呢
还不知道:晚清是如何放弃崛起的机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清朝是一个由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政权一度在康熙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随后,这个国家就走向了下坡路,甚至,把中国带进了一个落后、屈辱的泥潭,让百姓遭到了战火的洗礼。不过,为了拯救、维护清朝的统治,清朝的有识之士,做出了一系列举措。
这期间,就出现了短暂的“同光中兴”。
同光中兴,被称为“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回光返照”,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同治帝与光绪帝之间的一段中兴之治。与历史上其他“中兴”不同的是,同光中兴更像是一次回光返照,一段王朝覆灭前的平稳期。
这一时期,国家虽然并未变得繁荣昌盛,但是,却涌现出许多思想进步的人士,使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虽然,这些复苏的迹象对于陷入内忧外患的王朝来讲于事无补,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清朝的衰落期。
那么,这样一段中兴之治是怎么发生的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清廷已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两场大规模的战争已使国库中的银两不存一二,清廷迫切需要一场改革,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入不敷出的窘境。可以说,这两场战争就是推进同光中兴的动力。
最终,在朝中大臣和各界先进人士的倡导下,光绪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兴办洋务、派遣学生远赴海外留学、任用先进人士等。总体来说,这些改革举措为国家繁荣带来了良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西方列强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粉碎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美梦;经过一场中西方碰撞之后,清廷被迫签订了多项丧权辱国的条约,不得不任由外国人随意使用港口。虽说,这段往事对中国人来说是屈辱的,但凡事终有利弊,外来文化促进了清朝的进步,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并且,随着资本主义思想在清朝开枝散叶,这种思想一度成为先进人士的主流思想。由此来看,清朝的同光中兴亦是大势所趋,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所致。
最后,这两位皇帝统治期间朝廷涌现了许多栋梁之材;虽说,此时官僚系统的腐朽已根深蒂固,但是,亦有许多忠心耿耿,有能力挽大厦于将倾的大臣,愿意为清廷效犬马之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恭亲王奕訢这几位大臣。
这些人能力出众,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那么,同光中兴时期,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呢?
随着改革措施的逐步实行,诸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建马尾船政等机构逐渐成立,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工业。在此期间,天津、浙江两地的纺织业发展迅速,湖北重工业也在张之洞的治理下蓬勃发展,西方商人间接促进了广东水陆运输行业的发展。
从表面上看来,这些新兴产业促使国家经济得到急速攀升,但是,为什么这段中兴之治无法挽救满清覆灭的命运呢?
笔者认为,虽然全国各产业实现了部分西化,但是,清廷整体的统治制度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仍保留着以封建制度、儒学思想治国的基本国策。西化的产业围绕着不变的封建制度运行。总体来说,仍是换汤不换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在此期间,中国已初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这种萌芽是在封建政体下发展的,注定是会受到限制的。通过西方国家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体制的改革。显然,顽固的满清统治者根本不允许封建体制出现丝毫的变动。
可以说,这种守旧的观念牢牢限制了新兴思想的成长。随着国家对改革需求的日渐加深,先进人士与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到了光绪在位期间发生的“戊戌变法”,就是这种矛盾最直接的体现。
综上所述,同光中兴的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这场中兴是清政府尝试自救的一种体现。
在同光中兴期间,所有的改革政策均围绕原有的封建体制,受到封建框架的约束。所以,很多人将同光中兴看作是“中国首次资本主义改革”,但是,这种认识并不全面,严格来说:同光中兴只是一次资本主义改革的尝试。
在此期间,虽然全国各地民族工业林立,许多新式企业被创办,但是,并没有进入到大机械化生产的阶段,因此,整个清朝社会仍处于非常落后的局面,而临时组建的北洋海军看似装备精良,但是,他们仍然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
我们在肯定“同光中兴”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衰落,始终无法取得与其同期的日本的成就。倘若,在同光中兴期间,清政府能及时意识到全面改革的重要性,及时完成政体改革,清朝的强国之梦说不定还会实现呢!
只可惜,历史是无法改写的,这场同光中兴不彻底的改革,已经使清朝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了。
参考资料:
【《清史》、《戊戌政变》、《同光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