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争霸天下的南唐中主为何选李煜当太子?

  李弘冀为人沉厚寡言,却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当年后周军队攻占广陵,吴越也入侵常州,此时李弘冀驻守润州,局势危急。考虑到李弘冀年少,中主李璟匆忙间欲召回李弘冀。可金陵众将都以为,一旦主帅临敌逃离,必定军心涣散。而李弘冀也慨然决定与诸将同守润州,拼死一战,绝不独生。

  一时之间全军上下士气大振。面对强敌,前军连续战败,李弘冀了解到都虞侯柴克宏英勇善战,就以自己生命担保破格提拔柴克宏为前敌主将。众人皆以为临敌换将,实为不祥,一旦战败,罔顾王命,后果不堪设想。但李弘冀不为所动,而柴克宏也心念恩情,越战越勇,在稳固润州之后,又率兵解救了常州之围,大破吴越军,斩首万级,俘虏了十多位将领。

  李弘冀考虑到局势危急,不知道对方还有什么举动,就下令把所有俘虏将领全部在辕门前杀死,全军为之振奋,都认为李弘冀的决定了不起。李弘冀临敌不逃,可见其有胆略;战局混乱,择良将于瞬息,可见其有眼光;以性命担保,与将士同生共死,可见其有决断,精通带兵之道;斩俘虏于军前,大壮南唐军威,吴越为之胆寒,可见其勇毅。

  既然李弘冀是这样一位有胆略,有眼光,有决断,有勇毅的王子,完全应该是最优秀的太子人选,可为什么最后还是李煜登上王位呢?本来,南唐的太子是中主李璟之弟李景遂。在李璟即位之时,就在先皇灵柩之前立下誓言,兄终弟及,要将皇位传给弟弟李景遂。可随着多次战争的胜利,在军中李弘冀的威望远远超过了叔父李景遂。

  李弘冀部下多人,经常在李璟面前陈诉利害,以为不立李弘冀难安军心,李景遂为势所逼,也只得屈服,表示愿意回到自己的藩国,不再担任皇太弟。可没想到回去的路上,李景遂被人杀害。经过调查,果然是李弘冀主使。加上以前润州之战,李弘冀遇事不经请示,擅自做主,中主李璟以为李弘冀完全在藐视皇权,胆大一至于斯,竟然杀害自己的亲叔叔。朝廷上下,风声鹤唳。

  而此时的李煜呢,自号“钟隐居士”,不敢参与政事,多次表示自己仰慕佛教,绝不贪恋皇权。可正是李煜的这种态度,让李璟非常欣赏。不久之后,据说李弘冀看到李景遂的鬼魂,于是惊吓而亡。实际可能是其父李璟,担心长子威权过盛,危及自己的地位,以及南唐的将来,命人毒杀了长子。李煜之后还有五个弟弟,并非没有其他太子的人选。可为什么李璟偏偏看重李煜呢?

  其一,李煜和李璟性格仿佛。中主李璟文学造诣极高,经常和大臣韩熙载、冯延巳等人饮宴唱和,且有不少佳作传世。如:“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梦醒后细雨蒙蒙,而征人却在遥远的边塞;小楼上凉意侵人,惟有清幽的笙音传来。丈夫远在边塞,妻子只能在梦中才能与之相会,一旦醒来,多少泪痕,多少思念,描摹思妇心思,细腻动人。故后人以为,凡称诗词,必道三李,即李白,南唐二主,以及李清照。可见李璟文学成就之大。历史上曹操也很喜欢曹植,可最终却把王位传给了不像自己的曹丕,那是因为考虑到王权的巩固,基业的传承。那李璟传位,就只是考虑到个人的喜好?非也。

  其二、我们跳出南唐,看看天下大势。公元937年南唐建立的时候,北方的的石敬瑭向契丹借兵,灭掉后唐,自己称帝建立了后晋。947年,即十年之后刘知元灭后晋建立后汉。951年后汉大将郭威自立,建立后周,一统北方。之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多次推行变革,后周实力大增,成为足以一统天下的最强的国家。而960年赵匡胤兵变建立大宋王朝,更是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天下无人能敌。

  而李璟943年即位,当时北方混乱,南唐在江南尚称强大。可到了去世前夕的961年,天下局势已经大变。在李璟在位之时,南唐为图生存,早就向周世宗称臣,并且多次表示要传位与李弘冀,但周世宗不肯。表面上当然是说李璟如何有仁德,不可为了自己而放弃臣民。其实根本的目的,是不希望南唐出现强势的君主。当然,周世宗的压力李璟会考虑,但主要还是从自己国家的生存来抉择。

  之后李弘冀杀害叔叔的事情发生,李璟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忍耐,于是行动起来。之后李弘冀暴死。正因为天下局势已变,一统大局基本奠定,李璟放弃了强势的李弘冀,而选择了文弱的李煜为继承人。因为李璟深知,以南唐国力很难对抗强大的北方政权,是后周也好,是赵宋也好,南唐最终的出路只有覆灭一条。或许,对抗只能招来更多的杀戮,更快的毁灭。而屈服可能还可苟延残喘。这个决定虽然荒唐,却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