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揭秘张角传奇的一生

  在历史长河中,张角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根基,让其陷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但作为发起者的黄巾军将士,或者说黄巾军百姓们,以及他们的领袖张角兄弟,却什么都没有改变,不过是从统治者压迫的对象,变成了新贵们的战功而已。和后世同样的起义军朱元璋比起来,有几个很明显的区别。

  首先,张角和朱元璋,在我看来,是一文一武,起事前,张角是个落魄书生,朱元璋是个地痞混混,张角起兵一开始就是通略全局,做指挥上的事情,而朱元璋投靠红巾军之初,只是个普通军士,一点点厮杀立功,甚至是取了马夫人,才进入到领导层圈子的。

  中国有句俗语叫“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我以为,说的就是张角这样的人,大局,战略统统谋划的很好,但是执行的细节上,总有诸多的问题,而且尤其是军旅之事,纸上谈兵的文人,和从一线厮杀出身的武将比起来,多少还是有些欠缺的。尤其是起义这种事情,统领所有人,诸多的部下,多少还是需要一些“王霸之气”的,没有霸气,震不住人,而这份霸气,在武将身上,似乎更加的浓烈。

  秀才这样的读书人造反,真的很难成功

  一般来说,打天下的皇帝,都被称为武帝,而守天下的皇帝,往往都是被称文帝。所以起义打天下这种事情,尤其是领头的人,相对而言,武人比文人要适合,这里武人,不是武将,不是武将,不是武将!是身上有一股子草莽气息,敢作敢当的人!

  张角和朱元璋对比起来,起义的成功与否,第二个区别,我以为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是第几个起事的,或者说他们有没有直接面对当时的中央朝廷的反扑军。张角起义,自己的黄巾军首当其冲,主力部队就是要和朝廷的平叛部队正面交锋的,建立自己的后方根据地,发展自己的后备力量,完全没有机会。

  而朱元璋的起义军就不一样了,说起来红巾军闹得大,但是顶在前面的,被元朝朝廷所看重的敌人,不是他朱元璋啊,而且他朱元璋建立根据地的时候,北面是用小明王当自己的挡箭牌的,他在后面广积粮,缓称王的,自己的力量积蓄好了,万事俱备了,再收拾江南地区,而后再北驱鞑虏,光复中原。

  说白了,起义造反这事情,就是枪打出头鸟,第一个起义的,多没好下场,陈胜吴广如此,张角也如此。反而是起义之后造成了混乱的局势之后,不少英雄豪杰,或者说幕后的高手,才真正的出手,开始逐鹿天下。

  而张角和朱元璋第三的很明显很大的区别,便是两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文人出身的张角在起义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过于操劳,没有多长时间就病死了,是的,历史上的张角没有被斩杀,而是自己就这么死了,他一死,黄巾军也就群龙无首了,由他在,毕竟有个名义上的领头人,他一死,本就是散乱体制的黄巾军,就更加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只能是各自为战,被各路诸侯逐个消灭了。

  而朱元璋呢?武将出身或者说地痞出身的他,身体情况别的不说,肯定是比文人张角要好得多,打天下不说,得了天下之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皇帝,而且他这个皇帝,当的是尽职尽责,为了防止权力落入丞相手中,他和手下文臣们斗了多个汇合,精力旺盛。两下对比起来,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也是领导起义的关键条件了啊。

  黄巾军的口号

  而第四个区别,在我看来,张角是一个好的宣传员以及组织人员,口号喊得响亮,普通百姓的脑洗得透彻,但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而朱元璋不一样,他不是宣传员,也很少做组织策划的工作,他做得更多的是管理工作,管理自己手下的兵将,以及谋士们,让他们为自己出力,然后成就自己的事业。

  至于最后一个区别,倒不是张角个人的原因,而是黄巾军起义的局限性问题,那就是黄巾军起义之后,并没有得到士族的支持,三国时代的士族,手里掌握的不仅仅是书本,更是知识,是力量,黄巾军的构成之中,绝大多数都是穷苦百姓,甚至是一些仇视士族的人,是士族的对立面。

  而朱元璋也很讨厌所谓的世家门阀,甚至是讨厌当官的。但是他在起义的过程之中,虽然很难得到世族的帮忙,但明初时代,书本以及知识的力量,已经不再被所谓的大家族所把持了,很多所谓的秀才和读书人,也掌握了这些力量,而且愿意帮助朱元璋,而且朱元璋在起义的过程之中,对于自己反感的人,还是有所忍让的,是等到自己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再来收拾他们,而张角的黄巾军,即便是张角有心限制,各地不受他节制的黄巾军乱兵的行为,早就被士族所抵制。

  张角所处的时代,朝廷腐朽,地方贪污,统治者对百姓的欺压已经无以复加,让他看到了机会,也创造了机会。但是在我看来,文人张角,或者说道士张角,若是以谋士的身份,文官的身份辅佐一个朱元璋这样的有些豪气的人,或许更加合适,而不是他自己冲在最前面。

  当然了,若不是张角的黄巾起义,天下不乱,有英雄豪气的人,也不会脱颖而出,或许这些人也不过是个门下校尉,或者织席贩履之徒罢了。这么说来,张角的起义,只怕还少了一点运气,这种大事,多少还是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