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的将军是如何发号施令士兵真有头功吗
两军交战,战场上兵荒马乱的,那么多人,怎么分辨谁是第一个攻上城池的?指挥官那句“攻城第一人赏金(多少多少)”是不是糊弄人,仅仅是为了振奋士气?那万一即使攻下了,那个士兵又被杀了,是不是死得很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战场上那么多人将军是如何指挥的呢?接下来就和笔者探究一下历史的背后
东方文明的古代战争总是喜欢强调指挥官本人的勇武善战,理想的东方名将都是身先士卒,而且一定非常能打。而在西方就很少提及指挥官本人的武功,西方人眼中的名将如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他们基本上不说自己武功如何。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一个人的勇武到底有多大作用?当然不可能像三国无双那样一个人砍死上千人,但就算是激励士气,我觉得效果也非常有限。战场上能被指挥官的勇武激励的能有几十个就不错了,几千人的战场上根本看不到身先士卒的指挥官。
古代最主要的处罚方式就要数这个记功法,记功法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公平的,这种方法最终都会演变成为争军功自相残杀;然而这种方法没效率,影响士兵作战。所以在这种方法已经被后人诟病。所以笔者认为想要在战场上活下来还是得靠运气。在战场上论功是真的是有点困难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战场上将军该如何发布命令,如何更有效的指挥部队。没有将军很好的指挥。再有功劳的将军也是看不到的。接下来就和小编再继续讨将军如何指挥部队。
在古代战场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那战场上那么多人,将军是如何指挥的呢?我们知道十多万的军队总也不可能窝在一处,也是由各级别将军(师长、旅长)带队分头作战的。不是有“作战序列”这个词么?拿三国举例,一营、一校、一军这类量词频繁出现,分别由各级别的将军统领,而统带多支部队的指挥官则要“假节”。打仗之前得开会,你攻这个山头,我占那个阵地。哪有战场上凭嗓子直接喊的?比如曹操官渡之战时,一共才多点人马?“不当一校之众”,万把人,但是参战的将军,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就十来位。于禁、张辽这种级别的人物才指挥2、3千人而已。这个时候,当兵的想冒领军功怎么可能?
基层军队组织失灵的例子也有。淝水之战的前秦军,寿阳前线十几万人马,都是临时拼凑来的,各族人都有,彼此可能连语言都不同。结果战场上,朱序一嗓子“秦军败了”,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队伍指挥系统顿时失灵,结果就败了。
一、旗帜类。中军帐前有个高塔,塔上有旗手。而下面的军队,每个单位或方阵都有自己的标志。如三角旗代表谁,三角旗上画个圈代表谁等等。然后用该旗帜挥舞的方式来传达主帅对该单位的命令,这些都是事先约定好的。平时操演也在不断的练习。
二、声响类。这个就好理解了,中原军队一般擂鼓出战,鸣金收兵,当然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方式。总的来讲,在正规王朝的正规军队,声响类的指挥规则是想同的。三、战前布置类。前两类对一线指挥官的个人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一些。
三、就要求很高了,一般都是谋略型的将领。三国演义中猪哥亮就喜欢这样,给你一个锦囊,我早就算好了你会遇到啥困境,并告诉你怎么做,虽然很扯,但确实是一种指挥方式。也就是战前布置的时候,比如要求某某率军大范围迂回包抄地方后路,这是一个目标,触发点是当敌方怎样怎样你就杀出。这种时候主帅没法统一指挥了,只能将判断权交给一线将领,由他来判断何时该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