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祖母爱上孙子,春秋君主宋襄公添耻辱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文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宋文公,宋昭公之庶弟,《左传》形容其“美而艳”,这三个字在春秋时究竟有多美,可参见另一篇文章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孔子家族如何迁徙到了鲁国?
人人皆谓潘安貌美,每行,老妪掷果盈车。可是与比他早生八百多年的公子鲍相比,那就不堪一提了。
这位公子鲍可是名副其实的倾国倾城,怎么说?公子鲍美而艳,其嫡祖母宋襄公夫人想与他私通,被公子鲍拒绝,为什么?一是辈分在那里,公子鲍以德闻名,如何能乱伦?二是两人年龄悬殊,周襄王于前651年即位,就算十几岁登基,到前611年都50多岁了,宋襄公夫人还是周襄王的姐姐,都快60岁了,而公子鲍正风华正茂,怎么能看得上一个老态龙钟的妇人。
就这样,宋襄公夫人仍旧心甘情愿为了公子鲍,不惜发动了宋国的第三次内乱,杀死了另外一个孙子,时任宋国国君的宋昭公。宋襄公活着的时候因为仁义之师为后人笑,死后夫人又差点给他戴绿帽子,怎一个惨字了得?
据《左传》,前611年11月22日,宋昭公在去往孟诸打猎的途中,被宋襄公夫人王姬派来的帅甸杀死,拥立公子鲍继位,是为宋文公。
宋文公拒爱
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呢?原来不仅是公子鲍长得美,其他还有一些原因也不容忽视。
《春秋》曰:“宋人弑其君杵臼。”君无道也。
公元前620年,宋成公死后,由其子宋昭公即位,这里《左传》与《史记》有点出入,本文以《左传》为参考。当时执政六卿均为公室之后,右师:宋成公之子公子成,左师:宋襄公庶兄目夷之子公孙友,司马:宋戴公之玄孙乐豫,司徒:宋桓公之孙鳞矔;司空:宋桓公之子公子荡;司寇:华督之孙华御事。
宋昭公欲除掉众公子,乐豫劝其以德服人,然宋昭公不听,于是双方很快兵戎相见。宋穆公、宋襄公的族人攻打宋昭公,大夫公孙固和公孙郑被杀。后来,乐豫为了息事宁人,自愿将司马之职让于昭公弟公子卬,双方才讲和。司马掌管国家的军队,也即后来的兵部尚书。宋昭公一上位就要收回兵权,为以后的祸乱埋下了祸根。
前619年,宋昭公与宋襄公夫人王姬的矛盾加剧。宋昭公非常不尊重其嫡祖母王姬,虽无血缘关系,但她可是周襄王的姐姐,身份何其尊贵,昭公父亲在世之时可是视其为生母,昏定晨省,十分恭敬。于是,王姬怒不可遏,遂指使宋戴公的族人杀了拥护宋昭公的大臣们:孔叔、公孙钟离和刚上任不久的公子卬。
前617年,楚伐宋,宋不战而降。后宋昭公与楚穆王打猎之时,犯不敬之罪,楚人申舟鞭打宋昭公仆人示众。人曰不能侮辱国君。申舟却说:“不可放纵阴险狡诈的人,否则他将更猖狂。”由其言,可见宋昭公为人之无道,内不能以德服国人,外不能交好于诸侯。
前613年,宋昭公欲提拔宋大夫高哀为卿,不料高哀竟因为不满宋昭公的不义,而弃官投奔鲁国。公孙寿也因为宋昭公无道,不愿出任司城,为保家族安危而让其子代职。由此可见,国人耻为其臣。
前611年,宋襄公夫人王姬准备安排宋昭公在孟诸打猎,并乘机杀死他。当司城荡意诸劝宋昭公投奔其他诸侯时,宋昭公还是很有自知之明,无可奈何地说:“大夫、君祖母以及国人皆不信任我,诸侯谁肯接纳我?况且既为人君,岂能再为人臣,不如死了好。”
公子鲍有德
前611年,宋国发生饥荒,公子鲍把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施舍国人。公子鲍礼待国人,时常馈赠礼物于70岁以上长者,日日慰问六卿朝臣,赏赐贤人,接济公室。即使宋襄公夫人求爱被拒后,仍愿意帮助他施舍粮食于贫苦民众。国人因此更拥护公子鲍。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子鲍美而艳且德,祖母爱,国人支持,能不拥有天下吗?反之,宋昭公昏庸无道,为君不仁,为后不孝,不善邻邦,其能久乎?
题外话。有人说,孔子对卫夫人南子有意,不知道看完这两篇文章后,是否还会这么认为?答案就在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