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科学家揭示:人类可能永远无法找到外星文明,种种依据让人绝望

  自上世纪以来,为了在浩瀚的太空中寻找外星文明,人类用尽各种方式,从大型射电望远镜监测,到投射无线电波,甚至还发射了承载地球信息的“旅行者一号”。但一切努力却毫无结果。也许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可以解释其中原因。

  大型射电望远镜

  文章的作者,天体生物学家乔普拉和林尼韦弗认为:在行星诞生初期,环境十分恶劣,火山喷发,毒气蔓延,大量陨石的频繁撞击,导致生命很难有机会萌发。

  行星诞生初期

  早期的行星环境也不稳定,需要调节原始大气的成分,使地表温度稳定下来。研究者认为,早期的地球是由生活在35亿年前的蓝藻细菌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氧气,从而催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但地球上的生命仍然多次面临灭顶之灾,如2亿5000万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导致95%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生生物灭绝。

  二叠纪-三叠纪生物灭绝事件

  所以研究者推测其他星球的生命进化历程很可能提前中断,导致人类始终无法找到外星文明。

  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地球的生命诞生是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有可能地球是宇宙中较早诞生智慧生命的星球之一,其他行星上的生命体才刚刚开始演变,也许再过数十亿年,才会有大批智慧生命出现。

  外星智慧生命

  但无论是何种原因,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数量可能十分稀少,因此人类的寻找才如此艰难。即便如此,人类始终不会停止探索地外生命的步伐。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土卫二和土卫六探索计划将继续搜寻太阳系内生命的蛛丝马迹。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

  即使我们来到一颗曾经存在微生物的行星,鉴别生命的足迹也将非常困难。连35亿年前地球上古老微生物化石的形貌科学家还在争论不休,更别说外星的微生物了。不像恐龙尸骨或贝类残骸,微生物渺小而柔软,而且非常容易降解,在岩层里很难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这一切都使探寻外星文明的希望显得十分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