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一统天下?毛主席用8个字概括了他最大的优点!
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一统天下?毛主席用8个字概括了他的优点!一起来看看吧!
纵使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纵使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历史上的帝王将相、风流人物,依然是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说汉高祖刘邦,有人说他是地痞流氓,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还有,身份卑微的刘邦为什么最后能够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呢?
《史记》中,刘邦自己的解释是:“在帷帐中运筹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粮,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连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任用,这是他所以被我擒杀的原因。”
按照刘邦的说话,他是因为知人善任,善于使用人才,借助他人力量,继而创立一番霸业。其实不然,因为史书上很少有关于刘邦会识人和赏识人才的记载,反倒是他轻蔑人才的记载有不少。比如刘邦非常讨厌儒生,甚至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往里边撒尿;与人交谈时,刘邦还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那么,刘邦最大的优点以及他能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其实,毛主席的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毛主席说:“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豁达大度,从谏如流,这八个字就是刘邦最大的优点,以及他能够成就帝业的最重要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用史料说话!
1、听郦食其劝,抢占战略要地
刘邦行军路过高阳,60多岁的儒生郦食其前往拜见。当时刘邦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帮他洗脚,态度傲慢,于是郦食其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刘邦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
郦食其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
于是刘邦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整齐衣裳,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食其谈了一下自己的谋略,刘邦喜出望外,认为此人是个大人才,于是好生款待郦食其。刘邦还按照郦食其的计谋,攻克陈留,得到了大批军粮。
特别是在楚汉相争最艰难的时期,刘邦听取了郦食其的建议,夺取荥阳,占据敖仓,获得巩固的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
2、听张良劝,约法三章
楚怀王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刘邦是第一个攻入秦朝首都咸阳城,并迫使秦王子婴交出传国玉玺。于是他开始得意洋洋,并以“关中王”自居,整日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纵情享乐,毫无危机意识。
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朝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谋士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刘邦率军退到了灞上,约法三章,只等霸王项羽来享受这最后的胜利果实。正因为如此,项羽在鸿门宴没有对刘邦动手,放了刘邦一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刘邦听张良劝,是完全正确的。
3、听萧何劝,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原本在项羽帐下当个执戟郎中,因为不得重要,所以跑到刘邦那里去了。刚开始,韩信依然不受重用,刘邦只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后来萧何找韩信谈了几次话,才发现韩信是位难能可贵的人才,于是向刘邦保举韩信。
萧何说:“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刘邦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
刘邦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也不负所望,作为统帅,率领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是平定三秦,然后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堪称是国士无双、百战百胜的战神。所以说,在军事上,韩信是刘邦最大的功臣,要是没有他,刘邦是很难打赢项羽的!
纵观刘邦的一生,虽然能力平庸,但是总能在关键时刻“听人劝,吃饱饭”,这样一来,一是决策对头,二是用人得当,所以最终能够成功。
反观项羽,不听韩信献上的计谋,迫使韩信跑到刘邦那边去了;不听亚父范增劝告,逼走了范增;项羽总是一个人说了算,孤芳自赏,自视老子天下第一,但终究难逃一败,这也正是应验曾国藩所说:“古今天下之才人,皆以傲字致败”。
所以说,读史明智,对于每个人来说,谦虚是一种战略高度的美德,我们要多戒骄戒躁,多向汉高祖刘邦学习,学习他的“豁达大度,从谏如流”!因为这八个字就是刘邦最大的优点,以及他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