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晚期清朝贪腐弊案为何屡禁不止原来所有案件的源头都在皇帝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福份的皇帝,他一生掌权六十多年掌管着统一富强的大清王朝享受这历代帝王无法享受到了富足和和平。然而在乾隆的晚年,他的大清王朝开始腐化,贪腐弊案屡禁不止最终让贪官慢慢掏空大清王朝,那么为什么乾隆后期的贪腐弊案为什么屡禁不止呢?原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皇帝。
从客观来说乾隆皇帝早期对于反腐斗争是非常重视,乾隆前期他在父亲雍正反腐的基础上更加强力度反腐,因此在乾隆前期尽管清朝还存在腐败官员,但也都是凤毛麟角而且很快便被乾隆查获。然而到了乾隆晚年,经过励精图治的乾隆王朝国力达到顶峰志得意满的乾隆开始走向腐化,他的腐化最终导致整个大清王朝的腐化。那么乾隆是怎样带动整个大清朝的腐化了呢?
首先是卖官鬻爵,应该来说卖官鬻爵在整个清朝都是存在了,不仅存在与乾隆时期,在康熙雍正时期也存在。雍正的宠臣李卫也是捐官出身。然而到了乾隆后期,卖官鬻爵开始成为腐败的根源,那些捐钱所得的官员开始无休止地搜刮百姓最终导致整个清朝吏治开始腐化。
卖官鬻爵虽然导致腐败但这只是最表层的腐败,最深层的腐败在于皇帝本身。乾隆早年对于纳贡送礼这样的事情多有抵触,认为只要心意到就行了。然而到了晚年却热衷于精致器物,对于贡品的要求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对于自己的物质享受达到极点,在晚年如国泰、李侍尧、王亶望等都是进贡的能手。而这些进贡能手都无一意外地卷入贪腐弊案,最终王亶望被抄家问斩、国泰被杀而李侍尧被撤职。李侍尧因有大功又进贡为优,而且在抄家的时候发现李侍尧家中除了给皇帝的贡品就是皇帝退还给他的贡品,乾隆见他办贡用心便赦免了他。
为皇帝办贡历朝历代都有但每次进贡对于普通老百姓都是噩梦,皇帝作为九五之尊在用品的质量考究无不达到极致,办贡的官员都无不打着为皇帝办贡的旗号借机搜刮民脂民膏,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乾隆皇帝不仅要官员纳贡,还经常借机向官员索要贡品。乾隆在位六十年,多次下江南而每次下江南都是几乎空手而去满载而归。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第四次东巡山东刚一起程蒙古阿尔善亲王罗卜藏多尔济就进贡“金六十锭”,净重五百九十二两让乾隆一路赏赐之用,到了河南河南巡抚徐绩给皇帝数车衣料,更为厉害的是就连远在南方的湖北巡抚陈辉祖也在宝家营进攻:“洋磁小刀三十六把、海龙帽檐五十付、象牙火镰包三十六个。”因此山东一行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山东之行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乾隆六下江南。
收受贡品固然是皇帝的一种权力,但是这毕竟会让皇帝留下贪财好物穷奢极欲的恶名。因此乾隆需要一个人来帮忙行驶权力并承担骂名,于是他开始信任和珅。令人讽刺的是乾隆皇帝的三个最得力的办贡能手国泰、李侍尧、王亶望无一不是被和珅给扳倒了,最后这个反贪能手成为了他们的总代理成为内务府总管。
和珅得势后更加助长了乾隆的腐败,和珅作为中国第一贪官也是一个理财能手,他提出的议罪银制度,最终将内务府转亏为盈。但这所谓的议罪银制度本事就是以权谋私的做法。国家法令权力本来属于国家并不属于皇帝个人,但是和珅的议罪银制度就是公然将国家法律作为出售,而且出售后的钱并不属于国家而属于皇帝个人,这和贪官收钱办事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国家机器成为个人发财的工具,而最终受益者便是乾隆。
最为可怕的所以的议罪银制度其实并不是议罪制度,最后演变成为一种行贿手段。根据清朝历史的记载,所谓的议罪中的“罪行”往往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失误,很多都是官员“自首”了,目的无非就是想送钱给皇帝,比如说奏折中有错别字自行交上十万两银子,奏折中字迹不清楚自行交上二十万两,其实都是变相向皇帝行贿,而有些从来不会犯错的官员怎么办,这时候和珅就出马调查他的得失,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主动犯错交钱。因此所谓的议罪银议罪是手段交钱才是目的。
除了议罪银外,乾隆皇帝还利用和珅通过经营商业房地产等大肆敛财,和珅被抄家的时候他的房产无数,基本上垄断了京城的金融,这不仅在于和珅善于经营,也在于这些房产当铺钱庄的幕后老板可能涉及到乾隆。乾隆的内务府的收入主要来自贡品和皇家庄园的经营,但贡品不稳定而皇家庄园经营盈利有限甚至于亏本。乾隆为了长期保持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就必须要有一个巨额稳定的收入,而商业收入便是最直接的手段,但是乾隆作为一国之君与民争利总是不合适,还好他有个代理人,这也是和珅抄家的时候有那么多不动产业的原因,这些产业的幕后老板其实就是乾隆,是乾隆内务府的灰色收入。
由此可见乾隆朝晚期的腐败其根本根源在于乾隆本身的腐败,乾隆晚年为了自己的享受不断地索取才最终导致地方的腐败,而后期利用和珅作为代理人才最终建立起一个从头到脚都腐败的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