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豪门嫁戏子,为何一生坎坷?
2015年6月18日凌晨,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那一年,人们提起她,都在说“民国最后的才女”“中国最后的大家闺秀”。张家四姐妹的照片,也再次被人们翻了出来。
▲张家四姐妹合影。大姐元和(前右)与昆曲名家顾传玠结为连理;二姐允和(前左)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兆和(后右)与作家沈从文结合;四妹充和(后左)嫁给了外国人傅思汉
可是,令我印象更深的却是四姐妹的这张合影。
那是1986年11月20日,全国政协在北京举行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邀请了张元和、张充和回国参加并演出。
张家四姐妹重逢,拍了这样一张合影,摄于沈从文家中。
照片里,四姐妹看起来依然其乐融融,但如果真的了解过她们的故事,你依然会感受到某种无形的残酷和悲凉。
此时的大姐张元和的夫君顾传玠已逝去多年,二姐张允和以及三姐张兆和走过了文革的艰难但也已经老了,照片边上的沈从文当时身体已经很不好,这张照片拍完两年后就过世了。
四姐妹出身好,后来都嫁了很爱她们的文化名人,都活过了90岁,看起来命很好,但实际上各有各的不如意。
大姐张元和没能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带去台湾,丈夫死时她才58岁;二姐张允和女儿早夭,跟周有光一起遭遇文革劫难;三姐张兆和也没逃过文革,大半辈子跟丈夫沈从文貌合神离;四妹张充和貌似无法生育,领养了两个孩子。
我们今天讲起合肥张家四姐妹,总是很容易被她们的大家闺秀风范所折服,可仔细想想,如果她们不是出身名门望族,不是最终都嫁了民国时期响当当的文化名人,也许她们也会消弭在历史的烟尘中,没人记得了。
2
张家四姐妹中,二姐张允和后来嫁了周有光,三姐张兆和嫁了沈从文。她们俩的婚恋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人们不大熟悉的是大姐张元和以及小妹张充和。
我们先来讲讲张元和的故事。
张家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昆曲的兴趣,甚至专门给她们请来了昆曲老师,四姐妹中,对昆曲特别着迷的便是张元和。
张元和的爱情,算是她追星追来的。她的意中人名叫顾传玠,是民国时候著名的昆曲名伶。
我们现在看顾传玠的照片,都会觉得他长得实在是太帅。帅也就罢了,关键是昆曲还唱得那么好,拥有一大票粉丝,曾一度跟梅兰芳同台唱过戏。
张元和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时,和爱好昆曲的同学创办了一个学社,并鼓起勇气邀请顾传玠给大家开一个小型演唱会,没想到顾传玠真的来了。
顾传玠的表演给张元和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每周都去看顾传玠唱戏。
在那个年代,当名伶远不如现在这么风光。
顾传玠大概也是不想吃“青春饭”,在一个商人的资助下,先后进入东吴大学、光华大学附中学习,最后毕业于金陵大学农科,成为“传”字辈昆曲演员中唯一进入高校深造者。
因为读书,他认识了张家长子张宗和。
1936年夏,顾传玠应邀义演,正好当时张元和受邀客串了那场演出。
两个人在义演的两天里,有了多次接触的机会,双方因此互生情愫。
这一年,张元和已经29岁。
两人相爱的时候,抗战一触即发。张家人无奈举家前往偏远的大后方避难,张元和挂念着顾传玠,拿不定主意是否要走。
那时候,顾传玠在上海的处境并不好。相比张家这样的名门望族,戏子终究是地位低一些的,他也不大敢想象和张元和的未来。后来还是张元和主动捅破了这层纸,才促成了这段恋情。
1938年,张元和准备与顾传玠订婚,不料她的父亲张武龄却因病突然去世了。张元和特别伤心,因为父亲没能等到她出嫁。
1939年,张元和与顾传玠在上海大西洋餐厅结婚。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重磅新闻,人们都觉得张元和是下嫁,而顾传玠是高攀。
这一年,张元和32岁,顾传玠30岁。结婚之后,顾传玠再也没登过台,只从事一些商业工作,可以想见当时戏子地位并不高。
1940年,33岁的张元和生下一个女儿顾珏,两年后又生下一个儿子。
当时日本侵华战争已经打响,张元和夫妇生活在战乱期间的上海,日子并不大好过。
抗战结束后,内战开始,顾传玠隐约找到了一些门路,决定去台湾。
搞到珍贵的船票之后,他们一家老小就去了台湾,留下了女儿顾珏在大陆。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觉得很奇怪:怎么就把女儿给留下了呢?难道是重男轻女么?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怪咖”:凌海霞。
3
凌海霞是个奇人,她9岁以前没开口说过话,全家人都当她是哑巴。直到9岁时读一本书,读到动情处忽然发声读了出来,才破了这个戒。据说她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都差点把自己吓出病来。
后来,家人送她去读书,她也算比较厉害,一路读完了师范。
30岁那年,沉默寡言的凌海霞去到苏州乐益女中当舍监。这所学校是张元和的父亲创办的,当时张元和也在里面上学。
那会儿,张元和刚失去母亲。母亲去世时,弟弟妹妹依然处于懵懵懂懂的年纪,而她已经比较懂事了,所以无法接受继母的到来,跟继母的关系也不大好。凌海霞的出现,填补了她内心缺失的母爱。
凌海霞大张元和15岁,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还跟她结为干姐妹,并让她喊自己的兄长为“干兄”。
▲左张元和,右凌海霞
张元和那时候只听凌海霞的话,跟继母关系不大好。当整个学校都在议论张元和跟凌海霞的关系不大正常的时候,继母直接把凌海霞解雇了。这一点,使得张元和对继母更加反感。
张元和从女中毕业后,去了上海大夏大学深造,凌海霞也跟着去了,还做了大学里的女生指导。
再后来,凌海霞回到海门老家,开办了几所学堂。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凌海霞是非常称职的。她创办的学校发展特别迅猛,几年内成为名校,并从私立改为了公立。
只是,她对张元和的感情有点奇怪。
张元和从上海的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听父亲的话回苏州乐益女中教书,而是跑去凌海霞在海门创办的学校当教员。
那时候,张元和已经24岁,追求者众多,但凌海霞把追求张元和的男士全部阻挡在外,旁人想要进入张元和的房间,必须经过她的审查通过才行。
张元和之所以熬成了剩女,估计也有凌海霞的“功劳”。后来,她终于受不了凌海霞,辞职不干了。两个人闹掰了一阵,但后来又恢复了联系。
张元和跟顾传玠结婚的时候,凌海霞非常反对,因为她认为顾传玠配不上张元和。
张元和生了女儿后,又流产两次,凌海霞担心她太辛苦,就把张元和生的大女儿顾珏领去抚养。
诡异的是,凌海霞再也没有把顾珏还给顾传玠夫妇。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她居然自作主张将顾珏改名凌宏,并且叫孩子管她叫“爹爹”(说是未出嫁的女子不能叫妈)。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其实这一点都不诡异了,凌海霞是妥妥的女同性恋无疑。只是,在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吧。
凌海霞是个女权主义者,她多次在大会上高呼反对丈夫欺侮、打骂妻子,反对公婆虐待、凌辱童养媳,反对未成年女性失学等不平等状态。抗战时期,她拒绝为日本歌功颂德,不愿与敌伪同流合污,坚决不搞伪化教育。
▲老年凌海霞
对待教育,她一生激情,两袖清风,是海门著名的女教育家。只可惜那个时代无法容忍同性恋,所以她一生活得纠结、压抑而荒诞。
顾传玠为什么忽然要去台湾,这一点至今无人得知,或许是因为他提前预感到留在大陆的下场不会太好,又或者,他想避开凌海霞也未可知。
当时,去台湾的船票一票难求,顾传玠带着妻儿先走。张元和几次写信催促凌海霞带着孩子到台湾,凌海霞都没有答应,说是要给母亲养老送终。
就这样,凌海霞把人家的女儿截留了下来。或许,这正是她渴望的结果。
顾传玠和张元和到台湾后,专心经商。他卖过毛线,办过蘑菇养殖场,自创品牌啤酒,自费去德国参加博览会,取得很多品牌的总代理权,但当时台湾经济半死不活,他折腾了这么多事儿也没有暴富。张元和则一直当丈夫的贤内助,相夫教子,操持家庭。
那时候,两岸邮路不通,他们几乎没有办法得知女儿的消息。
倒是1956年沈从文出差到苏州,替他们去看望了一下凌海霞和他们的女儿。
当时的凌海霞早就不办学校了。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她养过“安哥拉”兔,后来种茉莉,养鸡,甚至养医院实验用的白老鼠,但最后都失败了……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依然把被改名为凌宏的顾珏拉扯长大,让她上大学。
凌宏毕业后被分配在北京,26岁还未成婚,凌海霞去北京住了大半年,就是为了落实她的婚事,结果也没落实成。
那一年是1965年,凌海霞已经七十几岁。
一年后,她在苏州去世。
同年,文革开始,她最讨厌的顾传玠在台湾去世,享年56岁。
丈夫死的那一年,张元和已经58岁,她先是在台湾生活,后来于1972年移居到了美国。
直到1980年,她才在美国见到亲生女儿顾钰。算起来,母女俩已经有31年没见面了。此时,顾传玠已去世多年。也就是说,自大陆那一别后,顾传玠与亲生女儿再没机会重逢。他应该是很爱女儿的,女儿出生时他特别高兴,给取顾钰这个名字,源于他认为“女儿可贵,应以双玉为名”。
晚年的张元和跟女儿、女婿生活在美国纽约,在国外创办曲社,致力于弘扬昆曲,继续培养昆曲人才,并常与曲友一起登台义演。
她从来不谈与丈夫的私事,关于丈夫她说的更多的是昆曲。丈夫死后,她耗费精力,制作出了一本记录顾传玠生平和艺术之路的纪念册。
据说,某次她演《长生殿》里的唐明皇,演到“埋玉”一段,悲痛感概道:“我埋的不是杨玉环,而是顾传玠这块玉呀!”
4
《合肥四姊妹》一书作者金安平跟张家四姐妹都有接触,她说张元和是“最高深莫测的一个”,很少谈到自己,“从来不太显露强烈的情感,对事物也没有强烈的爱憎,无论什么境况,她都能应付自如,即使在大多数人都濒临崩溃的情况下,她仍然能保持优雅的仪态。”
张元和自己也说:“我一生做事,不知不觉会受《女儿经》的影响。例如我不大喜欢说话,就是脑子里有‘可言则言人不厌’在支配我。但我却没有‘一言既出胜千言’的能耐。”
《女儿经》是张元和的母亲陆英教她的。
《女儿经》里的内容,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显得非常的“大家闺秀”。搁现代人,不,不,搁任何一个人类都很难做到。
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女儿经》里面的内容:
八九岁,渐长成,哥哥弟弟要相亲,
茶饭酒肴均着吃,莫嫌多少便相争。
到十岁,莫闲行,做鞋缝补要关心,
早晚随着母亲坐,不宜无事出房门。
十一岁,是大人,烧茶煮饭要殷勤,
剩下功夫还刺绣,花花叶叶要鲜明。
十二三,须知礼,见人须要将身起,
自家婶婶与姑娘,不宜托熟毫无礼。
十四五,至二十,在家做女无多日,
百凡事体要操持,做女须当学做媳。
张元和一生以“做大家闺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结婚生子后做了一辈子的贤内助。顾传玠死了以后,她曾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生物中心任秘书四年,除此之外别无他职。
1986年,78岁的张元和与71岁的张充和回国,在北京登台演出《牡丹亭》,纪念汤显祖四百三十五周年诞辰。四姐妹重聚,拍了本文一开头大家所看到的那张照片。
有人揣测,比起顾传玠,张元和更爱昆曲。
对这个观点,我是不大同意的。
当年她不顾所有人的异样眼光,执意嫁与顾传玠;后来她虽然不理解丈夫为何要去台湾,但还是选择一路追随;晚年她以各种形式纪念她的丈夫。足以证明一切。
张元和最令人诟病的一点是:当年凌海霞将顾钰的名字改为凌宏,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越界甚至侵权的行为,顾传玠大为恼火,但据说张元和不以为然,甚至还说出“就当是送给海霞姐的礼物”之类的话来。最后,还是张元和的婆婆劝儿子:“反正女孩子长大总要改姓名的,姓凌也无妨。”
我们无法考证这种传言的真假,因为张元和对自己的事总是三缄其口。即使她当真说了这样的话,可能也是有语境的,要结合当时的情境来看。
纵观张元和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她执意嫁与顾传玠时很独立很有反抗精神,可跟凌海霞相处时似乎又很顺从。我们不知道她对凌海霞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也不明白为何她能默许凌海霞过度入侵她的生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世人都很难理解把亲生女儿拱手让人这事儿。
面对这一切,顾传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两夫妻去到台湾后又相处如何,我们只能靠想象了。有些事,不能细想,一细想就觉得谁的人生都很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