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明明已经是太子了,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造反
你真的了解李承乾谋反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唐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在李世民即位后两个月便确立为继承人,其时年仅8岁。
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天资聪慧,深得太宗喜爱。虽有足疾,但“不废步履”。李世民对承乾也是不遗余力的进行培养,李承乾12岁时便令其于尚书省学习公务,“有不伏者,于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
。李渊驾崩时,李世民按制守孝期间,朝廷的政务都由李承乾处理,李承乾的处理政务能力也深得李世民的常识。从此李世民只要离开长安,就让李承乾监国,有意培养李承乾的能力
。
贞观十年后,长安城中有关太子李承乾的负面信息日益增多,都是一些“骑射畋游
,酣歌戏玩”、“私幸太常乐童,与之同卧起”等等。一般认为,李承乾的这些变化,与李世民对另一皇子、魏王李泰的偏爱有关。从贞观十年起,李世民为李泰建造了一座文学馆,让李泰自己召学士一起研究,甚至因为李泰体胖,李世民还特许其“乘小舆至于朝所”
。魏王府每个月得到的财物甚至超过了太子李承乾。
种种迹象表明,此时在李世民心中,李承乾和李泰的地位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李世民甚至说出“人生寿夭难期,万一太子不幸,安知诸王他日不为公辈之主!
何得轻之”这样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话。《旧唐书》也说“时泰有宠,太子承乾多过失,太宗微有废立之意”。
李世民对魏王李泰的偏爱,对李承乾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威胁和打击,给李承乾造成了强烈的危机感。终于在李承乾被立为太子17
年后,因谋反被废。李承乾的被废,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
李世民的想法
东汉王朝瓦解后,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分裂动乱时期。在唐朝统一全国前的400多年里,分裂、割据是社会的主流。四百年中,各个大大小小的政权更迭纷繁
,它们如流星一般,在历史的天空短暂地划过。
唐朝统一全国后,人民对这个新生政权能走多远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唐朝统治者对“国祚长短”异常关注,多次组织大臣们进行讨论。大家都把周朝和汉朝当成国运长久的楷模,把秦
、隋当成反面的典型,时刻警示着唐朝统治者不要步其后尘。唐太宗“以史为鉴”的重要原因就是“每自惧危亡,不敢懈怠”。
唐太宗是个有远大抱负的皇帝,希望自己的大唐江山能代代相传。唐太宗常说:“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
李世民再怎样天纵奇才,再怎么励精图治,他通过玄武门杀死兄弟、登上皇位的事实总是无法抹杀的,这件事对唐太宗心里的影响十分长远。唐太宗知道,如果想抹去这个阴影,唯有励精图治,使唐朝江山永固,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历史形象不被后人指责,
才能让那些古板的史学家在史书中说自己的好话。因此唐太宗努力地听从大臣们的谏议,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在这种心理下,魏征提出“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的政治理念
,给了唐太宗极大的鼓舞。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王朝命运的不确定感,让李世民“抑情损欲,克己自励”,向大臣们强调君臣要“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
。正是这种心态,让李世民和手下的大臣们共同造就了贞观盛世,谱写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明君贤臣的佳话。
但是唐太宗不是圣人,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刻保持完美,对任何人来说都相当困难。唐太宗在执政的后期段,已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不再像贞观初期一样励精图治,也不再时刻保持对王朝命运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李世民对太子的期望
太子李承乾身上担负着李世民实现“国祚长久”的愿望,所以李世民对太子的成长十分重视,先后挑选了
李纲、杜正伦、房玄龄、魏征等贤臣对太子进行教导。李世民曾对房玄龄说:“古来帝子,生于宫闼,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因此要求房玄龄对李承乾严格教育。李世民不想大唐基业倾覆在儿子手上,不想唐王朝步短命的秦
、隋后尘。在年轻的太子成长过程中,李世民对李承乾身上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比较缺乏耐心,有时处置得过分严厉,使李承乾时刻感受到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挫败感。《旧唐书》记载
:“(李承乾)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然惧太宗知之,不敢见其迹。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
退朝后,便与群小亵狎”。高压下的李承乾害怕受到父亲的惩罚,只能对李世民采取极力掩饰、阳奉阴违的策略。久而久之,
李承乾身上的不良习惯因为他的阳奉阴违,变得越来越难克服和改正,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李承乾的师傅中,太子少师李纲与李承乾的关系最亲密。年迈的李纲有脚疾,李承乾每次都是把这位老师“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
、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
。”李纲死后,李承乾大为悲痛,还为之立碑。但是后来那些东宫辅臣的风格与李纲大大不同,这些正直的师父们,基本都是在拿放大镜找太子的毛病,而且一个比一个态度强硬
:张玄素“叩阁请见,极言切谏”
,孔颖达“每犯颜进谏”,杜正伦“显谏无所避”,没有一个人显示出对太子的尊重。当然这些老师们都是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太子的教育不免过于严厉了。太子少傅张玄素劝谏李承乾的意见没有被接受时,张玄素居然在宫中击鼓大骂太子,恼羞成怒的李承乾“乃出宫内鼓,对玄素毁之”
。太子师徒在宫中互相击鼓对骂,在历史上绝对不多见。
逆反的太子
这些老师父们的“狂轰滥炸”,终于使李承乾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李承乾多次出现了歇斯底里的病态。一方面是太子的师傅们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对太子无何止的进谏,而太子则出于逆反心理,越来越不听话,终日耽于嬉戏。
面对年轻的太子,东宫师父们在为人师的责任感和师道尊严的驱使下,终于将善意的提醒,变成了激怒了太子的火药。张玄素甚至引起了李承乾的杀心。李承乾8
岁被立为太子,这些东宫师傅们从没给他留过情面,备受打击的李承乾只能在身边的家臣奴仆身上寻找情感寄托。李承乾曾经说过:“一朝有天下,当帅数万骑猎于金城西
,然后解发为突厥,委身思摩,若当一设,不居人后矣。”李承乾这种在父亲和大臣面前标榜自己而信口开河的现象,说明他已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病态说谎者”。
师父们的训斥,让他内心深处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自信,但又极力想在别人面前展现一副令人满意的形象。李承乾甚至想象自己是突厥的可汗
,与汉王李元昌“被毡甲,操竹,布陈大呼交战,击刺流血,以为娱乐。”这几近病态的癫狂表现,是李承乾幻想生活在一种狂放不羁的环境里,让自己内心得到释放,
舒缓现实中心理压力的具体表现。
明君为何在太子问题上失分
让我们换个角度,
把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和唐太宗这四位皇帝确立皇位继承人的过程放在一起比较,便可以看到,这四位皇帝都将嫡长子立为皇位继承人,但是立的继承人都没能顺利继位。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把眼光放得再远一点。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但是,他们都无法逃脱太子难题这一魔咒。秦始皇发配了太子扶苏,汉武帝逼死了太子刘据,隋文帝囚禁了太子杨勇,
唐太宗废黜了太子承乾,康熙帝的太子胤礽也是两立两废。尽管原因各异,但是皇权继承问题为什么连这些明君都处理不好?
皇权之争是世界上最惨烈的竞争,也是人性的竞争。所谓的李承乾谋反案,牵涉在内的李世民、魏征、长孙无忌、
房玄龄等等,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昏君奸臣,但悲剧依旧发生。历史上被废黜的太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父皇并不亲密,而是有着一定的心理距离,而这个心理距离又是和太子立储时间成正比的。扶苏也好,刘据也罢,都是和父亲心理距离很远,甚至很少有机会交流,李承乾也是一样。贞观十六年后,李世民几乎和太子谈过心,这造成的结果便是不断的互相猜忌:父亲认为儿子等接班等得不耐烦了,儿子则感到父亲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随时会换掉自己。
李承乾悲剧的反思
人性中因猜忌而产生的恐惧,破坏力是最大的。化解猜忌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沟通。李承乾从被确立为太子之后,他的人生应该是在比较压抑的氛围中度过的。这其中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唐太宗过高的期望值给他的压力。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这个太子的内心在想什么,
也没有人关注到年轻的、成长中的太子心里压力到底有多大。这些压力四百年分裂之后,初唐那个时代统治者身上的忧患意识在李承乾身上的集中呈现。
不同的人对压力的承受力不同,有的人能变压力为动力,有的人则在重压下精神崩溃。身经百战的李世民也许能变压力变成动力,
但他的儿子李承乾没有这么强的能力。这个可怜的太子,在各种压力下,心理日益扭曲直至最后崩溃,做出所谓的造反的选择,也是符合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