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清朝十二帝的年号是怎么取的?分别有什么含义?

  清朝十二帝的年号是怎么取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

  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军元,而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清朝共有十二位君主,一个皇帝一个年号,那么,他们的年号有什么含义呢?

  【庙号】清太祖

  【姓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年号】天命

  天命(元年:1616年—末年:1626年)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即汗位,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政权后所使用的年号。

  “天命”一词出自《尚书·商书·盘庚上》,原文为“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古人认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谓之天命。

  从这个年号,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并且,这是他继承汗位后所用的年号,可见他志向远大。

  【庙号】清太宗

  【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

  【年号】崇德

  崇德(1636年—1643年)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二个年号。清朝使用这个年号共8年。皇太极称帝前的年号为天聪。

  崇德元年五月,皇太极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其后将主要兵力用于对明战争。

  皇太极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并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极当时的政治理念。

  【庙号】清世祖

  【姓名】爱新觉罗·福临

  【年号】顺治

  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该年号共使用十八年。

  福临是清朝的第三位君主,也是清朝入送后的第一位君主。年号顺治:顺,意顺利;治,意治理。就是顺利治国,华夏一统的意思。

  从努尔哈赤到顺治,充分体现了清朝君主统治华夏的志向。

  【庙号】清圣祖

  【姓名】爱新觉罗·玄烨

  【年号】康熙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

  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帝即位,明年改元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清朝使用该年号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共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庙号】清世宗

  【姓名】爱新觉罗·胤禛

  【年号】雍正

  雍正(为中国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从1723年至1735年,前后共13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即位前,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即位后,参与夺位的诸弟多不得善终,康熙帝的许多近臣也遭到贬斥。所以,雍正帝即皇位的正当性,在当时就受到怀疑。

  据说“雍正”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他想以此强调自己皇位的“正当性”。

  【庙号】清高宗

  【姓名】爱新觉罗·弘历

  【年号】乾隆

  乾隆(1736年-1795年)是清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前后共六十年,

  乾隆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明年改元乾隆。康熙时,清朝开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时得到进一步巩固。乾隆的使命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国力,让国家进入全盛时期。

  “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为年号,同样反映了乾隆的治国理想。

  【庙号】清仁宗

  【姓名】爱新觉罗·顒琰

  【年号】嘉庆

  嘉庆(1796年-1820年)是清朝第七位、清军入关后第五位皇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共使用二十五年。

  即位前,嘉庆帝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册立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元嘉庆。庆,普天同庆。“嘉庆”的意思是“嘉亲王即位,国泰民安,普天同庆”。

  【庙号】清宣宗

  【姓名】爱新觉罗·旻【mín】宁

  【年号】道光

  道光(1782年—1850年)是清朝第八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即位,明年改元为“道光”,意思是“大道光辉”。

  【庙号】清文宗

  【姓名】爱新觉罗·奕詝【zhǔ】

  【年号】咸丰

  咸丰(1851年-1861年)为清朝第九位、清军入关后第七位皇帝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前后共十一年。道光、咸丰两朝常合称为道咸。

  咸丰帝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皇位,明年改元“咸丰”。咸,普遍;丰,富足。“咸丰”意思是“普天之下,丰衣足食”。咸丰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咸丰”二字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的愿望。

  【庙号】清穆宗

  【姓名】爱新觉罗·载淳

  【年号】同治

  同治(1862年-1874年)是清朝第十位、清军入关后第八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

  同治帝为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和清文宗咸丰帝之子,在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訢等人发动辛酉政变以后,慈禧太后采纳了大学士周祖培的奏议,废止原八位顾命大臣拟定的“祺祥”年号,改用“同治”年号。

  “同治”,表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或者说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同治也有同于顺治之意)。慈禧太后一听十分高兴,特颁谕旨,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并命停铸“祺祥”钱,改铸“同治”钱币。

  【庙号】清德宗

  【姓名】爱新觉罗·载湉

  【年号】光绪

  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光绪出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登基,明年改元“光绪”,由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光,光大;绪,未竟之功业。“光绪”即“光大未竟之功业”。“光绪”这个年号反映了清廷重振国力的愿望。

  【姓名】爱新觉罗·溥仪

  【年号】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由于光绪帝无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半个多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明年改元“宣统”。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王朝灭亡。宣,大。“宣统”即“大统”。宣统”二字有为清王朝统治的正当性作辩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