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满清灭亡后为什么皇室和遗老没有被赶尽杀绝呢,一切都归功于一个叫载静云的人

  还不知道:满清灭亡后为什么皇室和遗老没有被赶尽杀绝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每逢朝代更替,前朝皇族总是免不了惨遭斩尽杀绝的厄运。然而,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却逃过了这一命运。

  那么,为何满清皇室与遗老会逃过此劫呢?

  一切都得益于关键人物——载静云。说起载静云这个名字,想必朋友们一定比较陌生。不过,若说起此人在民国前的名字载沣,想必熟悉历史的朋友都很熟悉他。

  从满人从白山黑水间入关,直至宣统皇帝被逼退位,这一王朝总共历经近三百年。在此期间,有许多年幼的爱新觉罗皇帝登基,然而,却仅仅出现过一前一后两名摄政王。首先,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爱新觉罗·多尔衮。其次,便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载沣。

  在冥冥之中,这两位摄政王似乎见证了满清的崛起与衰落,他们分别站在了王朝开始与结束的节点上。虽说,载沣始终在后来人的心目中,扮演着导致王朝衰败的不光彩角色。然而,载沣却无视世人的目光,安静且坦然地退出历史舞台,过上了平淡且闲适的生活,甘心从一名一人之下的亲王,变成了平民百姓。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清廷倒台的历史责任,非载沣一人能承担。面对清皇室气数已尽、回天乏术的局面,即使是一位资质甚佳、政治经验老到的政治家也很难力挽狂澜,更别说从政历练不足、缺乏魄力、能力有限的载沣。在晚清这种急剧嬗变的复杂环境中,载沣虽不能挽救清廷倒台的命运,但也能迅速看清形势,较识时务。

  以至于,许多朋友受到野史杂记的影响,认为:载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庸碌之人。

  其实,这是一种曲解。

  通过发生在上世纪初的几起政治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他的政治眼光是值得肯定的。1915年,野心膨胀的袁世凯自导自演了一出复辟的闹剧,这场政治风波发生之际,载沣果断选择置身事外,且轻描淡写地给予此事件两字做出评价:“胡闹”。

  果不其然,袁世凯复辟尚不满百日,这场荒诞的闹剧便潦草收场。时隔两年,张勋如法炮制了一出复辟案,此番复辟载沣同样选择了置身事外,并依旧给出“胡闹”二字作为此次政治事件的评价。果不其然,最终,这场闹剧仅持续了十余日便宣告结束了。

  多年以后,清逊帝在日本人的教唆下回到祖地东北,在日本人的扶持下重新坐上龙椅。值此之际,载沣已然看出日本人包藏祸心,坚决反对溥仪上位。然而,在权欲的诱惑下,宣统毅然决然地跟随日本人返回东北,分裂我国领土。

  此后,为了加强伪满合法性,溥仪及日本人多次请载沣迁居东北,均遭到载沣的回绝。可是,此时此刻的载沣已失去了对权力的欲望,面对日本人的威压,载静云丝毫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过着平淡如水、不以物喜的隐居生活。

  对此,后来的许多史学家、政治家对载沣给出了高度评价。由此,可见载沣在民族大义的面前,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展现了此人的政治魄力和胆略。庸碌无为与恬静安逸仅一线之隔,所以,现代人对载沣的理解往往会出现偏差。可以说,载沣人生追求的完全是后者。

  对于载沣来说,支配欲与权欲并不重要,相反,生活中的点滴才是值得珍惜的东西。

  载沣最喜欢的诗人便是喜好闲适的白居易,脱离了权力的负担后,载沣真正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公元1951年,载沣在自家宅院中安然离世,葬于北京西郊福田公墓,丧事由溥任和载涛出面料理。按照旧礼,王府办理丧事要请僧道等大办道场,为亡人做些身后功德,载沣的丧事简化了这个仪式。

  十年后,溥仪得到特赦,重返故国,受到了我国政协的接见。

  在这场会晤中,总理就给予载沣高度评价,大意如下:“在辛亥革命结束后,静云主动辞去摄政王一职,并在后来的多起政治活动中保持中立,从未对革命运动进行过无力反抗,同样没有阻止宣统皇帝下台。静云的这些表现说明,他选择顺应时代的发展,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从另一角度支持革命。直到民国之后,时有满清遗老在暗中支持、参与复辟活动,然而,静云却置身事外,从未涉足其中,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

  其实,还有一件事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各大部委急需房屋作为办公或者生产基地,很多单位都中意醇亲王府。载沣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想为国家做些贡献。同时,王府原有仆人大量离去,空闲出大批房子,维护费用占去很大一部分支出。出售王府不但减少开支,还能得到一大笔钱补贴日常开销。1950年,载沣思考了很长时间,最终,下决心把王府出售。溥任代表载沣把醇亲王府售给“国立高级工业学校”,价钱为九十万斤小米。

  可以说,曾经站在统治阶层最高峰的满清皇族,最后,能够逃离“不得善终”的魔咒,实现了由高到低的“软着陆”,融入社会,这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中是罕见的。究其根本,笔者认为:这份功劳应该由载沣享有,正是载沣在执政期间营造出相对宽松宽容的政治氛围,所以,才会给满清遗老留下了生存空间。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在功成名就,能够做到明哲保身,且能够解决家族遗老未来的生存问题,在政治的风口浪尖上闲庭信步,载沣做到了另一种成功。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载沣》、《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