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清朝灭亡前一共有十万多的皇族子孙,满清灭亡后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还不知道:清朝灭亡后的十万皇室去了哪里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大清的灭亡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西历1908年)秋,年富力强但又命运坎坷的光绪皇帝和统治大清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双双离开人世。庞大的清帝国,落到了三岁孩子宣统帝的手里。

  宣统帝只有三岁,对于朝政不具备任何处理能力。因此,在宣统帝在位的三年时间里,隆裕太后和摄政王,代表着宣统帝,对大清国上下发号施令。

  隆裕太后和摄政王的能力远不敌先前的慈禧太后,因此,宣统帝在位的第三个年头,武昌起义爆发,并很快点燃了全国的革命浪潮——甚至远在山海关外的辽南,都爆发了颇具规模的新军起义,甚至还成立了遥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地方政权。

  清政府希望能将革命镇压下去,但是此时清朝所能依赖的,唯独有袁世凯以及袁世凯所操纵的北洋系将领。而袁世凯也发现了此时国内局势的一个秘密——自己是清政府所能依赖的唯一力量,而南方的革命势头虽然很猛,但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统治者,很大一部分没有行政经验,无力长期维持大局。

  于是,袁世凯巧妙利用这一点,一方面夺取了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另一方面,则逼迫宣统帝退位。

  旗人的命运

  为了哄骗宣统帝退位,袁世凯为宣统帝开具了一系列颇具诱惑力的条件:比如退位后,民国政府为宣统帝发放生活费;皇帝尊号依旧可以保存。最终,隆裕太后代表宣统帝,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自此,大清国灭亡。

  大清灭亡后,留居紫禁城的宣统帝以及同治、光绪两朝的后妃可以利用民国政府发放的生活费过活,但是,多达十多万的清朝皇族子孙则没这么好运了。

  这十多万皇族子孙,其中有不少在血缘上距离宣统帝较远,但不论远近,清朝皇族子弟都具备旗人身份。在清朝,旗人的生活,是由清政府发放薪水来维持的——有说法认为,所谓“铁杆庄稼”,起初指的就是清朝旗人的薪水。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光绪帝主张旗人自谋生计,结果触怒旗人,成为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清朝灭亡后,包括大多数皇族子弟在内的旗人,只能自谋生计。少数生活能力较强,有一技之长的,可以在民国社会中自食其力——不论是做买卖,当教师,或者给人当司仪。

  但是,占据主流的皇族子弟,则因为祖祖辈辈生活优裕,最终沦为膏粱子弟,民国来临后,他们没有一技之长的,迫于生计,只能充当劳力工人甚至沦为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