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末国库空虚竟然拿不出一点银子来做军饷

  明朝末期,正肆李自成农民起义,清军在东北虎视眈眈,明朝要对付这两个对手,自然需要调动大量军队,而军饷的开支那就必不可少了。可这时的明朝竟然拿不出一点银子来做军饷。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城,明朝灭亡。当李自成打开国库时,惊讶地发现偌大的帝国,国库里竟然几乎没有剩下多少积蓄。

  时间回到崇祯十七年二月十二日,也就是李自成进占北京前的一个月的时候。崇祯皇帝在中左门召见吴襄,询问调动吴三桂军队进京保卫京师的可能性问题。当时崇祯问吴襄:三千人的部队需饷多少?吴襄回答:百万。思宗说:内库只存银七万两,搜集一切金银杂物补凑,也不过二三十万两。可见当时明朝的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何种地步。

  那么,明代将近300年时间,为什么到灭亡之际连一点钱都拿不出来了呢?这就需要从明中叶说起。

  明朝开国之际,由于朱元璋出身贫寒,所以还会厉行节俭,有藏富于民之意。到了宪宗晚年,就开始逐渐出现腐败迹象。到了明武宗,也就是正德皇帝的时候,就开始挥霍无度,大兴土木了。根据《明史食货志》的记载,明武宗时修建乾清宫,耗资巨大,用银高达两千万里,工匠三千余人,每年开销的粮食高达一万三千余石。

  到了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时期,由于在北京大兴土木,耗费远比武宗更大。《食货志》记载说:“(嘉靖)十五年以前,名为汰省,而(每年)经费已六七百万。其后增十数倍,斋宫秘殿,并时而兴,工场二三十处,役匠数万人,军称之,岁费二三百万。其时宗庙、万寿宫灾,帝之不省,营缮益急。经费不敷,乃令臣民献助,献助不已,复行开纳。劳民耗财,视武宗过之。”意思就是说,由于大兴土木,钱不够,只能从老百姓身上征收,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嘉靖中后期,由于皇室的开销太大,只好把国家经费挪为御用。例如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令岁进内库银百万两外,加预备钦取银,后又取没官银四十万两入内库。”

  同时,还要给老百姓增加额外的赋税。到了嘉靖三十年(1551年),仅京边费用即岁至五百万两,户部原本打算增加南畿、浙江等地州县的赋税,每年增加到一百二十余万两,但即便如此还不够用,于是又想出了卖官鬻爵等各种搜刮钱财的办法。

  到了嘉靖末年,国库存银不足十万两,而每年超支达到一百四十多万两。此后,明朝一直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

  可见一个朝代若国库空虚,那皇帝就没钱养兵,加重收税就加重老百姓负担至民起造反,打又没钱养兵,不打又要亡国,或许注定明朝的命运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