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唐朝时期的媒婆是如何牵线的,除了传情达意外还得包售后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朝媒婆故事,欢迎关注哦。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我们在讲到古代婚姻制度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且往往都带有批判的态度。这里的“媒妁”,指的就是媒婆了。关于媒婆最早的记载,是在《诗经》时代。

  《诗经·卫风·氓》中的男子想尽快和女子结婚,女子为难地解释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不是我故意要拖延婚期,只是你还没叫媒人)”,言下之意就是要有一个“良媒”为两人公证,这个婚才能结下去。

  媒人

  因为中国古代“无媒不成婚”的婚姻传统,使古人对媒婆极其看重,因为男女恋爱结婚,不仅关系到两个人的未来,更和双方的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到了唐代,随着婚姻制度更加严密,媒婆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男女从相识到相恋再到缔结婚姻,几乎都有媒婆参与,对促成婚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那么,唐朝的媒婆是如何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的呢?

  一、男女相识伊始,媒婆负责传情达意

  1、媒婆是男女双方的传信人

  唐代虽然“开放”,但还是非常强调封建礼法。由于礼法的束缚,男女讲究“授受不亲”,因此要谈个自由恋爱,几乎是不可能的。像小说里写的,真有自由恋爱的男女,必会背上“扰乱纲常、背叛家族”的骂名,虽然浪漫,但风险也很高。

  到最后,非但没和心爱之人相守,还落得个“不知检点”的坏名声也是极有可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彼此相爱,也为了对方违背了“媒妁之言”,最后以化蝶之悲剧收场,没有多少人敢这么干。大多数男女要谈恋爱,还得靠媒婆负责传情达意。

  唐传奇《莺莺传》以诗人元稹为原型,讲述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中人物红娘就担任起“媒婆”这一职位。张生是一个贫困书生,在一次兵乱中搭救了姨母郑氏,在答谢宴上和姨母的侄女崔莺莺一见钟情。但崔莺莺是贵族之女,长守闺阁,根本没办法和张生相会。

  《莺莺传》

  于是,崔莺莺的侍女红娘就当起了媒婆,为两人传递情书,几经反复,终于促成了两人的姻缘。如果没有红娘这个媒婆从中牵线,帮忙,想必张生和崔莺莺也不能走到一起。

  2、媒婆有“神力”:预示姻缘

  除了传情达意之外,在唐朝的民间神话中,媒婆还“独具慧眼”,能看出男女双方是否有缘分。《续玄怪录·定婚店》中讲了一个故事:

  韦固有一天看见一个老人在细看一张纸,就问老人在看什么,老人说在看人间的婚书。韦固觉得好玩,就向老人问了自己的姻缘。老人回答,对方将来是一个卖菜的女孩,今年才三岁,长得跟老人似的。韦固非常生气,暗中派手下把那个女孩杀死。

  十多年后,韦固成了将军,某天看到上司的女儿非常漂亮,就是额间刺了一朵花,两人情投意合成了亲。后来韦固才知道妻子小时候被刺杀未果后在额间留下了伤疤,她就是当年那个老人预言的妻子。从此之后,唐朝民间就流传开了“月下老人”的说法,这也是媒婆的另一别称。

  唐朝婚书

  媒婆在这些神话中被放大了作用,使人们更加信任媒婆。媒婆不仅担负起传情达意的传信人身份,更要全程参与男女双方的婚事。

  二、婚礼六步走,媒婆充当中间人

  上面讲到,媒婆是男女恋爱时的传信人,那是不是两人确定恋爱关系后媒婆就下场了呢?事实上,媒婆的重要工作现在才刚刚开始!

  唐朝的婚姻制度非常严格,在真正结婚之前,要经历漫长的筛选、考核阶段,其中涉及到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大步骤,都需要媒婆全程主导,这六件大事办完了,男女双方的婚事才算尘埃落定,媒婆才算牵线搭桥成功。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唐制婚礼

  1、纳采

  唐朝男子要是对哪家姑娘有意思,自己不能贸然拜访,这个时候就要请媒婆代为登门,向女方长辈表明自己的心意。女方家里若看好这门婚事,则会象征性地收下礼物。

  在这个关节,媒婆首先要把好关,女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为双方牵线:“遂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

  古代结婚十分讲求“门当户对”,不仅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经济水平,还涉及到家族的社会地位、所从事的职业和家族旁支等等。这一切条件的筛选都是通过纳采这一环节来了解的,媒婆负责把关,摸清两方家庭的底细,再通报给双方的父母。若是两人条件相当,就可以赠送纳采的礼物,算是开了个好头。

  《纳采礼筵宴图》

  2、问名

  如果女方收下了纳采礼,说明纳采这关通过了,接下来就是问名。问名也由媒婆负责,要问清楚双方的姓名、生辰、年龄、籍贯等等(基本上是把祖宗八代都问遍了),问这些信息是为了后续的“请八字”,来进一步从占卜的角度看双方是否合适。

  不过如果婚事是由男方或女方主动提出,而非媒人撮合,这个步骤就会简单许多。因为两人已经彼此有过了解,媒婆只需要再核实详细的信息,告知双方家庭即可。

  3、纳吉

  在纳吉和问名之间,媒婆还要秘密进行一项工作:合婚。虽然婚姻已经得到了家族长辈的许可,但因为古人很重视“上天”的意愿,结婚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询问“天神之兆”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这步算出这桩婚事合“天意”,才能进行纳吉。但如果合婚的结果是八字不合,其他条件再相配,这桩婚姻也只能就此作罢。合婚得到吉相后,就要派人把结果告诉对方,并继续婚礼的步骤。这也就是纳吉的主体内容。这个环节就是现代说的“订婚”,在唐代称为“报婚书”。

  4、纳征

  这一步其实就是现在说的“给彩礼”。男方的家庭根据女方的身份和地位的高低来决定聘礼的分量。这个步骤在唐代社会是非常看重的。

  如果男方不幸囊中羞涩,甚至家徒四壁,没有能力置办聘礼财物,那么真的可能打一辈子光棍了。《旧唐书》中就记载过一个人因“家贫无以为礼”,而导致“年六十不识女色”,所以没有彩礼,媒婆真的无能为力。

  纳征婚前礼

  5、请期

  对于结婚这档子事,纳征的完成标志着订婚阶段的结束,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标志之一。过了纳征,就差不多尘埃落定,那便敞开天窗说亮话——定婚期吧。

  男方家择定结婚佳期,并写在婚帖上,由媒妁携婚帖和礼物到女方家。女方家要是收下,便表示如约,成亲的日子就此定下来了。否则就再行商议,一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6、亲迎

  亲迎是这套“婚姻大法”中的最后一步,离婚姻殿堂仅差一步之遥,相当于今天的大婚之日。但古时候举办亲迎仪式往往都要持续两三天,因为工序实在太过复杂。

  不过亲迎也是整套制度中最为关键、最为隆重的一步,从先秦起,到近代止,不管是朝廷大官,还是贫民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一步,新人的家属必须参与。这个程序主要是新郎迎接新娘,新娘坐花轿而来,由媒婆陪同在身边,指引新娘做各项事宜。

  当媒婆搀着女子迈入男方的家门,婚礼也就正式开始了,男女双方拜过高堂,便算确立了夫妻关系。

  如此繁琐的一套程序下来,媒婆总数可以歇一口气了?不!唐代的媒婆相当于公务员,待遇虽高,一旦出错,也要为牵线的婚姻受罚的。媒婆牵线搭桥中的“义务”,可是正经写进了唐朝的“婚姻法”。

  三、媒婆要为男女双方负责,稍有不慎,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唐代首次在法律中明文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就连纳妾也要立婚契,以防纳妾同姓。这个时候媒婆就相当于握着双方的结婚证,既是束缚,又是保障,表明两人不能轻易结束这段关系。

  在唐代,媒妁谋婚,须守礼法,不可胡言讲论,同姓不婚、亲属不婚(一定范围)、良贱不婚、有妻不婚、僧尼不婚等诸多婚姻规则在唐律中有明文规定,违律为婚,媒妁须承担法律责任。凡是违反律令结婚的,要徙一年;即便婚姻事实没有成立,也要被杖六十。

  唐代媒人不仅负责牵线、说合,是婚姻的保人,还要对聘金、彩礼数额等进行监督,防止盲目攀比和买卖婚姻。一旦当事人嫁娶违律,媒人同样要受牵连。

  四、总结

  媒人的地位越高,责任也越重。不仅为男女双方提供从“相亲”到“结婚”的一条龙服务,还有婚后保障,唐代媒婆牵线搭桥,真是不容易。

  参考文献:

  《旧唐书》

  《史说略闻》

  《礼记》